English

动人心弦的抒情史诗

2009-10-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凸凹 我有话说
为了庆祝新中国60年华诞,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我爱你,中国》。它别开生面,动人心弦,撼人魂魄,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爱你,中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叙述范式:以时代的走向为经,以人的感受为纬,还原历史,用细节说话。这样一来,就有了很强的现场感,每个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历史,

情感呼应,灵犀互动,直感到共和国的发展是与我们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的:她的脉搏,就是我们的心跳;她的起伏,就是我们的悲喜。

《我爱你,中国》的所谓用“细节”说话,首先是摒弃了教科书语言和报章语言,而是让历史的亲历、亲闻、亲见者作“我”的言说――

人民为什么能欢喜若狂地欢迎新中国的成立?沈从文说,是新的国家,让中国人“恢复了正常人的面部表情”。从八大胡同走出来的老北京人也说,“旧社会让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群众为什么焕发出那么大的建设激情?纺织工人说,新中国让普通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工人与机器之间,不是役使的关系,而是情感的关系,劳动能带来幸福,能带来光荣。让人感受到,新中国让每一位成员的劳动与创造的愿望,都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实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脉是融在一起的。于是,“学好本领,建设祖国”,就成了人民群众自觉的人生担当。

《我爱你,中国》的用“细节”说话,呈现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人性的视角、温暖的叙事――

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除了那庄严宣告的画面外,第一次出现了毛泽东像普通人一样微笑的一个文献镜头,让人感到,他喊出的“人民万岁”,正是他内心的声音。北京火车站上,宋庆龄乘坐的火车进站后,毛泽东急切地迎上前的身影,直让人感到,共产党的和平建国,绝非一种政治姿态,而是真诚的选择。欢送留苏学生的宴会上,周恩来和每个女生跳舞,并询问她们有何困难,张奇虹说没有困难,只是老母亲不能亲自照料了。这只是一句随意的应答,连张奇虹本人都很快就忘记了,但她的母亲却每月都收到了人民政府给与的生活补贴。这在留苏学生中激起了荡漾的心潮,他们甚至产生了对祖国的负债感,只有用刻苦的学习、毫无保留地奉献,才能得到心灵的安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历了特殊的历史磨难,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依旧爱之深切,因为相互之间有一种由来已久的情感关系,有一种共同成长、成熟的关系,国家经历曲折,个人承受苦难,感同身受,责无旁贷。

《我爱你,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剧组全新的创作理念。总撰稿人祝勇是大历史散文写作的代表性人物。近年来,他对中国的历史脉络、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刻的考量。他发现了“细节”往往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因此,他用文学的叙述,使蒙尘的“细节”熠熠闪光,营造出可触可感的历史“现场”。该剧的编导人员大多都是年轻人,思想解放,锐意求新,大胆运用新的文献资料,并以人为本,追踪拍摄了大量的历史“三亲”人物,保证了历史“现场”的复原,做到了历史情景的成功再现。

综观《我爱你,中国》全剧,叙事风格完整统一,在艺术上几近完美。她的叙事氛围,温润、温煦、温暖、温馨,深深吸引了观众,使其始终融入其中,不忍离去。于是,对历史的回顾,不再是冰冷而空洞的“注视”,而是情感的交流和人性的体验。以至于每个章节都有催人泪下之处,观赏的过程,就是一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洗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