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华南农大:漫漫创业路

2009-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年春 我有话说

编者按她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高等农业教育学府之一。

她诞生于20世纪初,一路经风沐雨,薪火相传,迄今整整百年。

她扎根于广袤的南粤大地

,在云山珠水的滋养下,化作春风育桃李,勇攀科学最高峰。

她,就是华南农业大学。

一百年前,唐有恒博士创办广东农事试验场与农业讲习所,点燃了广东高等农业教育的星星之火,传承至今天的华南农业大学,已跻身于全国百强高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09年11月8日,华南农业大学将迎来她百年世纪华诞。今特开设“百年华南农大”专栏,回顾华南农大百年风雨,铸农业教育盛世伟业,树中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模范。

二十世纪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大清王朝为扭转时局,在1902年宣布实行新政,其中,包括了对传统农业的振兴。1908年,刚刚归国的唐有恒受命筹建广东农事试验场与农业讲习所。1909年10月22日,讲习所正式成立。或许连唐有恒自己都没有想到,由他创建的讲习所,竟然成为了一所百年名校最早的奠基石。

此后数年间,讲习所的命运也随着变幻莫测的时局,一变再变。

1910年,农业讲习所改为农业教员讲习所,以培养农业方面的专业教员为主,这是广东创办最早的近代高等农业学校,后因增设林业专业,又改名为高等农林讲习所。在此后七年里,学校共培养毕业生262人,他们成为广东现代农业科技最早的一批拓荒者。

1917年,农业讲习所改组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又于1924年并入国立广东大学,成为广东大学农科学院,这也标志着广东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由专科进入到本科的新阶段。后来,随着学校的改名,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也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邓植仪、沈鹏飞、丁颖、张巨伯等人先后担任过院长职务,其中以邓植仪任职时间最长,他认为:“高等农校所负之使命,不仅造就人才而已,尤负有改进地方农业之责”。这一办学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大农学院的发展历程。

中山大学将新校址选在了当时还十分荒凉的广州东北郊石牌官地,开始了艰苦的拓荒建设,农学院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科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就是当年中大校园的一部分。

从1929年开始,农学院还在当时几乎全是荒山秃岭的广州市白云山兴建模范林场。经过近十年的垦荒造林,农学院在这里种植284万多株树木,还修建了一些方便游人的路桥亭台,使白云山逐渐成为广州的旅游胜地。

在早年的创业过程中,邓植仪院长留下了这样的记忆:“几无日不在风雨飘摇之中,危而复安,明而复暗”。抗战期间,农学院曾先后迁往云南省澄江县、湖南省宜章县和广东省连县等地办学。面对其中艰辛,邓院长感慨到:“南来烽火,几度播迁,抚仙湖畔,武水江边,东西再越,乃始原归,艰难险阻,不扑不颠。”

然而,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华农的前辈们却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为我国的现代农业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丁颖、沈鹏飞、张巨伯、陈焕镛、蒋英等人分别在我国的稻作学、植物分类学、土壤学和昆虫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成为这些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在丁颖的领导下,农学院培育出“中山一号”等良种并加以推广,为广东水稻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陈焕镛主持的植物研究所里,1930年创办了我国最早发行的英文版植物学杂志,并达到了当时的国际一流水平。

由邓植仪主持的广东土壤调查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土壤研究机构之一,专门针对广东土壤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对本省34个县土壤进行调研,并编撰出版其中28个县的土壤调查报告及分布图。

在农业教育方面,至抗日战争前,农学院共设有农学、林学、蚕学、农林化学4个学系;1948年扩充为8个系。而早在1935年9月,农科研究所还开创了我国土壤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先河。

就在农专成立的1917年,广东的另一所名校――岭南大学,也成立了农学部,开始发展高等农业教育。被称为“岭大之父”的钟荣光校长,以“养成实用人才、改进农民生活”的办学理念,于1921年在农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岭南农科大学,后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一共走过了35年的历程。

岭南大学农学院以农艺、园艺、畜牧、兽医等著称,名师有李沛文、邵尧年、古树芬等,办学期间也有不少外籍教授如高鲁甫(George Weidmen Groff)、考活(CharlesWHoward)等来农学院任教。在早期开拓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在1952年合并之前,共向社会输送了1939名毕业生,并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初具规模,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千秋伟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