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感于温总理的致歉信

2009-10-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宏宽 我有话说

近日,温家宝总理就讲话稿问题致信新华社总编室,信中说:“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总理日理万机,为了纠正知识性错误而专门发函更正,这是极为难得的。一封更正信折射出的是总理虚怀若谷的坦荡胸

怀和求真务实、有错必改的科学精神。作为一名教师,这封“更正信”更让我陷入沉思,受益匪浅。

课堂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面对课堂中孩子的种种出错,我们作为老师做得如何呢?很惭愧,很多时候,我们热衷于对孩子传过来的“好球”赞不绝口,而对于大量的“偏球”、“怪球”却视而不见,或是冷漠置之,又或是大声斥责。对课堂中自己出现的大量口误甚至知识性的错误,我们常常选择了沉默或文过饰非,鲜有当场向学生认错的决心和勇气。

批改作业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错误聚集的“重灾区”。翻开学生的作业本,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老师的批阅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甚至有不少明显的错误。然而,我们的老师中有多少人主动澄清、承认错误?有人也许要说,老师太忙了,错误难免。忙,是的,教师工作是繁忙的,但能比总理还忙?说到底,我们缺少的不是时间,而是像总理那样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

教育学生是我们老师每天的“必修课”。然而,多年以来,有多少老师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出现过“冤假错案”?因为对情况的不了解,武断下结论,又有多少孩子在教师的误解中忍受煎熬,满腹委屈?事后又有多少老师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很多时候,所谓的“师道尊严”,让我们也许更多地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很小时我们就知道:要不唯上,不唯书,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工作成功的法宝,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底线。然而多年以来,我们却习惯于陶醉在“表扬和自我表扬”里,工作时即便有错也要“将错就错”,对错误的“执着”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沦,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

总理的致歉信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在错误面前,我们应当秉持的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偶犯小错在所难免,关键是看我们是否可以放下老师的架子,弯下身来,和孩子们真诚地沟通。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台上,我们应牢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千年古训,杜绝不懂装懂、文过饰非,以科学的态度为学,以真诚的态度做人。当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成为一种习惯,当“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一种自觉,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求取真知,学做真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