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言为心声 诵之动人

2009-10-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文科 我有话说

《复兴之路》自2009年9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以来,获得巨大成功,赢得普遍喝彩。整台演出以历史时序为线索,以重大事件为载体,通过音乐舞蹈为主的综合艺术语汇,审美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的169年间所走过的悲壮艰难又雄浑灿烂的复兴之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舞台艺术表现历史较为宏阔和绚丽的一次成功尝

试。特别是其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营造渲染的舞台空间,声光影像,绚烂变幻,时空交织,虚实叠现,震撼逼真,美轮美奂,为整个演出提供了强大的视听美化和技术支撑。

而作为一部采用艺术手段审美地表现一个国家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奋斗与抗争、崛起与成功的舞台巨制,其在“命题作文”式创作和“众口难调”般审视面前所承担的巨大挑战与无形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要在150分钟的时间里去“讲述”169年的历史演变,本身就很难;采用音乐舞蹈为主的艺术手段去“映现”一个国家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从备受凌辱到走向复兴的曲折历程,也会非常之难;而要在一场舞台表演中使对历史的体认、艺术的呈现和审美的把握达到有机而又高度的统一,并赢得各方的认可和观众的赞赏,的确难上加难!《复兴之路》的公演已然证明:尽管创作难度很高,工作强度很大,但作为一次国家行为的艺术创作,它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了这个时代舞台艺术特别是歌舞艺术的最高水平。在这台由3200多名演员参演并以歌舞、交响合唱、诗朗诵和情景表演组成的33个节目中,其他方面的成功不必说了,其中对于诗赋思维及其朗诵表演的艺术运用,堪称这台史诗性演出从整体构思到具体表现的一个亮点。

《复兴之路》虽为“音乐舞蹈史诗”,但从艺术构成到审美把握,文学性的注入无疑是其灵魂性的存在:不仅历史的舞台展现需要文学的构思作为基础,从章节名目的确立昭示到讲述人的串场表达再到三段与其他手段紧密配合的朗诵表演,都使文学特别是诗赋元素的吸纳融汇与朗诵运用,熔铸着诗性的舞台品格,发挥着特殊的审美效用。

“言为心声”。语言虽是抽象的产物,但却是最为直接的交流工具。在《复兴之路》中,无论是“讲述人”的串场词,还是穿插其间的三个具有独立品格的朗诵节目《山河祭》、《沉思与抉择》和《海峡愿景》,都不仅以其诗性的语言叙述和诗化的朗诵表达,在整台演出中起着“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双重作用,而且赋予整个演出独特而又丰富的审美意蕴。特别是三个朗诵节目,从主题立意到文词表达,从基调把握到音声传达,尤其精精彩。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历代贤哲,礼仪昭睦;山河垂统,盛德卓著。列强入室,赤县刀俎;割我宝地,掠我财富。欺我父母,奴我同族;外患内祸,疮痍满目。”由任卫新作词、孟卫东配乐、鲍国安和徐涛朗诵的《山河祭》上半部分,采用类如《诗经》句式的四言古体歌谣诗式,言短声促,铿锵有致,沉痛诵来,震撼肺腑,于豪迈追怀中华文明久远辉煌的同时,痛切地列述着近代以来国家民族遭受的凌辱,发出“悲夫!悲夫!”的无奈喟叹;下半部分“金瓯被其践踏,生灵任其屠戮。社稷丧权蒙耻,九州积贫受侮。饿殍遍地,泣血当哭;家国破碎,何以存乎?志士仁人,饮恨寻路;前赴后继,誓雪我辱。”由前段的铺叙和描摹转向议论与抒情,其所采用的六言复转四言的句式,使前面积聚的激愤情绪,一转而为激烈的发问,并于沉痛哀婉又悲愤难当的情感抒发中,吁出“天怒!天怒!”的愤怒呐喊!慷慨激昂,顿挫有力,集中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面对欺凌的不屈愤懑与内心抗争。

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表现“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那段无法绕开又很难言说的历史,被公认为《复兴之路》创作构思中一个极为巧妙又富于智慧的安排。由刘星作词,施万春和温涛配乐,瞿弦和、丁建华、徐涛、温玉娟朗诵的专门表现这段历史的《沉思与抉择》,将语言表达明晰、直接、具体和抽象、委婉、含蓄的相辅相成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而自由诗体散句式节奏的变幻展开,又使对于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情历史之表现与言说,变得惆怅万端、千回百转。比如上段:“如果不是为寻找历史是在哪里转弯/如果不是为寻找民族复兴新的起点/谁还愿意揭开往日的伤口/谁还想回首那曾经的劫难/大地说,那十年她很累、很累/因为她的上空有一个沉重的云团/天空说,那十年她很苦、很苦/因为她的眼底有一场不停的动乱/小草惊奇地问,参天大树为啥还会折断/田埂不解地说,杂草怎么比麦苗还光鲜/人们发现,民族的脚步,在渐渐放慢/人民在问,这样的折腾,何时能完/那一年,曾经在历史转弯处站立的伟人/一个接着一个地去了/迷了途的马儿,在大野上嘶鸣/飞散了的孤雁,在苍天里呜咽/恸哭后的民族开始思索/思索那已经走不下去的道路/能不能峰回路转”,这是沉痛回首与诗化思索;下段:“雷终于来了,撕开阴霾万里/风终于来了,荡涤尘埃漫漫/雷电中回响着人民对‘四人帮’的宣判/风雨里人民在寻找道路,中国在寻找航线/历史在选择中国/中国在酝酿改变/1978年的初冬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冰河在撞击/地火在翻卷/当钟声在十里长街上再一次响起/一个震天动地的消息让世界惊叹/这一天中国拨正了航线/这一天人民扬起了风帆/共和国从此又一次走进春天/历史的老人笑了/因为在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人的雷霆之声/又一次在大地和天空中回旋”,这是欣慰追溯与释然言说。就这样在诗歌的拟人化表达与语言的诗意性陈述中,破解了艺术创作中历史呈现的难点与困顿,给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浩劫一个超越历史的思想交代。

而由诗朗诵配以舞蹈呈现的《海峡愿景》,同样具有《沉思与抉择》的构思功能。那就是避实就虚、举重若轻地采用朗诵和舞蹈的配合方式,来表现海峡两岸阻隔60年的民族遗憾与国家伤痛。这首由85岁的台湾老人庄奴与82岁的大陆老人乔羽联合创作,借助并化用唐代大诗人李白《静夜思》的诗意与诗句,掺和些许口语化的字词,重新进行组合并扩展而成的对口朗诵词,规整中见散淡,恬静中蕴波澜,将中华民族在中秋月夜追求合家团圆的民俗意象,融入中华儿女谋求祖国统一的万众祈盼,任凭海峡两岸同根同脉的历史与文化,在同一个前辈“诗仙”的诗意拓展中发酵和挥洒,氤氲并抒发着60年阻隔带来的内心幽怨,以及炎黄子孙本为一家、期盼团圆统一的美好愿景。特别是叶小纲的配乐和田华、陈铎、雅坤、方明的朗诵,基调哀怨深情,发语意味深长:“(男)我读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女)今夜里又见月儿圆,又见桂花黄,为什么年年中秋夜,夜夜思故乡?(男)为什么夜夜思故乡,故乡情谊长,有兄有弟有姐妹,共享明月光。(女)今夜里天上月儿圆,地上桂花香,好一个花好月圆中秋夜,天地共久长。”顺势而作,化旧融新,很好地表达了新世纪新时代历经波折的两岸同胞渴望团圆的追求与憧憬。

纵观《复兴之路》的整台演出,朗诵节目的比重虽然很小,但质量较高,效果巨大。话语直抵心灵,朗诵冲击神经。朗诵词的创作简劲通白又寓意丰富,铿锵顿挫又情真意切;既能高度概括,点到为止,又能细致入微,形象感人。朗诵者的表演同样十分精彩:不仅注重对于现场观众的情绪调动和共鸣引发,注意引导观众一同完成感情的抒发与思想的升华;而且基调的把握准确到位,节奏的处理张弛有致,声韵的传达刚柔相济,语言的表现声情并茂。忧伤处,如酸蚀;悲切处,似泣诉;愤慨时,像雷霆;豪迈时,赛洪钟。再加上朗诵者倾情的投入,磁性的声音,有力的吐字,圆润的发声,使语言和声音凝结而成的思想与情感,在瞬间掠过每个观众的听觉神经,让每个字音犹如钢琴的琴键,不停撞击现场观众的心灵。充分展示了“言为心声”的表演特质,显示出朗诵表演语言声音的诗意传达所蕴含并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质又贵若黄金的审美品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