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文化脉络中的技术哲学之路

2009-10-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段伟文 我有话说

技术与人类的出
现相伴随,最直接地透露了人们对待自然的方式,实时地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变迁。作为人类实践的技术活动,是在具体的文明中演进,在特定的文化脉络中绽开的。要想解读技术,必须走进历史和文化的脉络之中。王前教授很早就明确地意识到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考虑文化背景,并得到当代中国技术哲学的开创者陈昌曙先生的鼓励与支持,遂积十余年之功,从中国传统技术观、技术文化观等视角,深入系统地探究中国的技术思想和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他的新作《“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就是这一长久努力的最新成果。

一百多年前,作为学科的技术哲学才兴起于西方,又在一百多年后引入中国学界。长期以来,有两个挥之不去的疑惑一直萦绕在中国技术哲学研究者心头:“怎样做技术哲学才既有哲学味又不脱离技术实践?”,“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向何处去?”。

这本书并没有为解答这两个疑惑提供标准答案,但却指出,要摆脱这种迷茫,只有以文化自觉为基点才能找到清晰的视野和大方向。多年来,在技术哲学和科技伦理等领域,作者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与德国学术界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大力推进了中德学者间的学术对话。德国学者曾多次表示,希望听到中国学者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见解。在外部激励与内在旨趣的相互碰撞下,作者认识到,“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关键在于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和规律。我国古代先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就是关于‘道’和‘技’的认识,这是至今西方各种技术哲学体系都未涉及的。”他由此找到了大方向:“道”是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思想根基,“道”与“技”的关系是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主线。而这未尝不是对前面那两个疑惑的解答。

哲学的本质乃思想对经验之超越,王前教授以由技至道为主线而建构的技术哲学架构体现的正是中国文化脉络中的超越之路。这一思路可以追溯至道家对技近于道的体认。道生万物,乃内在于自然并使自然万物发生者,而技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造物和使用活动,古之能工巧匠在技术活动中达到了一种与自然极端接近乃至忘我的境界,庖丁解牛和轮扁论道等寓言式的故事将这种境界升华为一种超越之路――人们可以通过身心一体而于技艺和技术中体悟不可言说之大道。由此,该书首先揭示了“道”的技术哲学意蕴,试图以由“技”至“道”的体悟和“道”对“技”的引导为基础,推衍出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整体架构。一个匠心独运的技术哲学体系因此得以铺陈:在“顺应自然”、“经世致用”、“以道御术”、“由技悟道”、“圆融中和”、“大道无形”等中国文化独有的意境中,人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伦理、技术认识论、技术操作和技术管理等基本问题得到了全面系统的阐发。不论后来者如何评价这一开创性的工作,都必须认真对待该书所拓殖的视野和问题域。

从学术发展的战略来看,此书对文化背景的确立并未囿于“国粹”一隅,而是为了登上世界的舞台,更好地直面技术实践。在作者看来,从西方现代技术的引进到与西方技术哲学思想的“接轨”,并非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和观念的自然延续,而实为中西两种技术文化之交融,是为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开放生长期”;今天,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应该进入其“自觉发展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某种“国粹”式的技术哲学体系的构建,这种自我封闭的策略既不可行也不必要。他认为,鉴于我们所接触的技术已经是现代技术,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哲学研究,是与现代西方技术哲学流派相区别和比较的技术哲学研究;其研究固然要继承古代技术理念的精华,但不应拘泥于对中国传统技术的解读,而旨在努力具备中国特色与风格,更深入地关注现实问题,实现与西方技术哲学的平等对话,在现代技术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当代中国学者所应具备的学术雄心,该书的最后一章探讨了“道”与“逻各斯”的较量,并在结语中阐述了“中国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大道无形路漫漫,由技至道是正途。中国技术哲学的未来之路在于,从“道”“技”关系出发,寻求中西技术哲学思想的会通互补,以此应对来自现代技术文明的层出不穷的挑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