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平发展体现文化魅力

2009-10-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 我有话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股强劲的“中国文化旋风”正在欧洲大陆刮起:比利时首都、欧盟和北约的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有“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从今年10月到明年2月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以“古老的中国,当代的中国,多彩的中国,中国与世界”四大题目为主线,共有近50个展览和涉及诸多艺术门类的约500场艺术活动;历史悠

久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作为主宾国受邀组织一系列活动:隆重的开幕式上的音乐会之外,还有“传统的复活――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剪纸艺术展”、“中国传统木版水印展”和“世界遗产在中国摄影展”等600多场高水平展演和文学交流等活动,相继亮相号称“世界出版界的奥运会”上,而2500平方米的主题馆更是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出版业的成果和中国文化形象;在保加利亚,来自苏州、湖南等中国刺绣名乡的“光之丝――中国刺绣展”,正在把中国传统山水、花鸟乃至西方艺术作品的主题,体现在细腻、优雅的刺绣作品上,吸引着当地观众;而在匈牙利的“中国文化节”期间,“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出、中国电影等等也可以让匈牙利民众一饱眼福。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以至于有当地媒体甚至称习近平副主席的此次欧洲之行为“文化之旅”。

恩格斯曾经说,国家是文明的综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和平发展更是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战略变化。但事实上,应该说,中国不仅国力日益强盛,更有文化魅力和文化向心力。经济实力从建设中来,文化魅力则要从自信、从自省中产生。另一方面,勇于、善于宣传自己的文化,也是一种自信。而在与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不断自省、不断完善自己,这又何尝不是提高和发扬自己的文化魅力的过程?

而同时,文化交流应该超越偏见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其深刻的内涵和人文精髓,就是“和”,和谐、和平、和睦,这从当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身上,也可以看到其深刻的影响。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追求“和”而不要求泛泛的“同”。正如习近平副主席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讲话中提到的,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

具有连续性、持久性、包容性等特质的中国文化,也是帮助西方人改善观察中国视角的最好工具、最佳窗口。一位欧盟官员对记者说,在“反倾销”、“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话题已经给中国的形象抹上了几滴“黑点”的情况下,中国文化这股风吹来的正是时候!

(本报布鲁塞尔10月1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