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稻花香里话院长

2009-10-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贻赞 蔡煜? 我有话说

丁颖(1888―1964),1924 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和华南农学院院长及中国农科院院长等职。著名稻作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经长期研究认定中国栽培稻种起源于华南,现分布于华南的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中国栽培稻的祖先。独创稻种系统分类法,并对我国稻作区域进行

科学的划分。独创“区制选种法”,提出“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毕生育成水稻良种60多个。其中1933年育成良种“中山一号”,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种质转移到栽培稻上,在生产中广泛种植达大半个世纪之久。 1936 年通过杂交获得世界上第一个“千粒穗”品系。晚年主持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华南农业大学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矗立着它的前身――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的雕像。他瘦削,但不佝偻;他颔首,但不低头。可以说,他的铁肩担道义铸成了华南农学院的院风,成就了这个学院的务实。许多届学子从丁颖雕像前走过,而丁颖的背影,却远远无法解读。诚然,丁颖所寄予的精神实在太多、太多,如稻花香般醇美弥新。

矢志农业,成就中国稻作学之父

丁颖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立志为振兴祖国农业、解决民食而奋斗。辗转求学路,在数度辍学的情况下,丁颖仍三渡扶桑,学习农业科学,先后达9年之久。1924年,他作为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第一个攻读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归来。那时,丁颖36岁。

早在求学期间,丁颖便已形成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回国后,他毅然担负起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事业拓荒者的重任,由此开始了他的终生奋斗。1927年,丁颖走出校门,在茂名县公馆圩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试验基地――中山大学南路稻作育种场。其后,又陆续建立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沙田、东江、韩江三个试验分场,其中不少都是丁颖变卖祖产、掏出个人微薄工资兑现的。就是在这些试验场上,他的水稻品种选育硕果累累,先后育成84个水稻良种,还用杂交育种法育成了新品种26个。这些良种,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高产,不少品种甚至沿用至今。而他对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的论证、对水稻品种的生态特性研究、对稻种栽培分类体系的独特创新和对我国稻作区的划分,都对水稻生产和稻作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丁颖的这些学术造诣和成就,国内外许多农学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20世纪30年代,我国稻作学界便已流传着“南丁(颖)北赵(连芳)”的美誉,1989年日本渡部武主编的《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更是尊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师德馨香,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

丁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民教育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一次题为《农业教育与农政》的讲演中,便精辟地阐述了他对举办农业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一是为了振兴农业,复兴农村,安定农民生活;二是为了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三是为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华南农学院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首任院长的丁颖在接见毕业班学生时语重心长地勉励同学们“一定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牺牲目前的个人利益,献身于长远的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在职12年,他在学院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上做了大量工作,使华南农学院进入了全国知名大学行列,为广东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他还亲自编写农业教材,注重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在他建议下,1963年,由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组成的中国水稻生态研究室,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农学院朝教育中心、科研中心两个中心方向发展。在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丁颖必然是、永远是浓厚饱满的一笔。

师德馨香,长留晚辈心中;铁肩道义,更是院长风骨。丁颖常说:“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这是他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