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儿童剧《山里的泥鳅》关注农民工子女

2009-10-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安徽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儿童剧《山里的泥鳅》(杨刚编剧,朱海燕导演,马大为作曲,沈智、汪圆圆、刘婷婷、孔祥海、周建梅、吴雪莹、李静等主演)近日进京演出,来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的心灵碰撞与融合在舞台上细腻演绎,引起小观众的共鸣和专家们的热议。

我国现有1亿多农民外出打工,每年约有2

000万农民工子弟进城读书,《山里的泥鳅》以这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生动刻画了以山里娃泥鳅为代表的农民工孩子到城里上学引发的一连串故事。“跟着爸爸,跟着妈妈,我们从很远的乡下,来到了城里的新家……”悠扬的童声合唱将观众带入剧情。泥鳅、苗妹、憨大柱等一群山里的孩子跟随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新的环境使他们很不适应,落后的成绩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城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更让来自乡下的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和教诲下,李小白、周放、咪咪等一群城市孩子与山里娃相互了解、接纳,成为好朋友。沉浸在宽容、善良、关爱、互助的剧情中,让小观众们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孩子们不时欢笑不时流泪。

全剧颇具新意地以两条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展开。一条是随家人来城市上学的山里娃泥鳅、苗妹、憨大柱在新学校中与城里孩子之间的冲突、磨合并最终成为朋友;另一条线索则创造性地采用歌舞剧的形式,拟人化地讲述了泥鳅带来的乡村土狗阿黄与城里孩子咪咪的贵妇狗阿雪间的“友情”。

一部成功的儿童剧,应该站在孩子的视角讲故事,这是《山里的泥鳅》的最大亮点。舞台幕布甫一拉开,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孩子们在下课铃声中尽情舒展天性中的爱玩爱闹;喜欢小动物,与它们嬉戏玩闹;心性单纯透明,为朋友着想,不计利益得失。而阿黄与城里的小狗们由相互排斥到相亲相爱,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在成人眼中看似不切实际,却暗合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这一切,无疑让观看此剧的小观众们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感,进而形成思想上的共鸣。

然而,一部优秀的儿童剧,除了拥有吸引孩子们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还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山里的泥鳅》所关注的是一群具有时代特殊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子弟。本剧编导直言,选取的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乃是当下教育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出现在城市的课堂中。由于生长与教育环境的差异,孩子们在刚接触时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隔阂与摩擦。而成人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与歧视、家长在言语中夹杂的对乡村的贬低与不理解,无疑强化了孩子间的不协调。如何融化这座横亘在城市与乡村间的“冰山”,《山里的泥鳅》试图通过孩子们最纯洁、最真诚、最灿烂的心灵,逾越成年人所逾越不了的鸿沟,让孩子们乃至大人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尊重,这也是这部剧作的成功之处。为此,它曾先后获得“第七届上海优秀儿童剧展演最佳剧目奖”、“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等奖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