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刻划符号对汉字溯源意义重大

2009-10-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

本报合肥10月25日电7000年前淮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600多刻划符号,因其具有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所罕见的独特价值,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今天,出席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古代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内外专家通过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双墩刻划符号是一种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

体系,深入进行研究对探讨汉字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位于安徽蚌埠的双墩遗址,1985年11月在被发现后,历经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工具和泥塑艺术品等文化遗物,2005年被学术界正式命名为“双墩文化”。其中,遗址出土的600多刻划符号,极具独特性和神秘性。

为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中国文字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等单位在蚌埠市联合主办了为期3天的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古代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划符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的刻划符号,也可以称之为是处于前文字阶段的符号体系。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双墩刻划符号与汉字的起源有直接关系,但是其主要思维特征和某些符号的构成方式与汉字系统有明显的相关性,符号的丰富内容为古汉字起源与中国文字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厘清与说明以往史前陶器符号研究中的各种争议与分歧,提出了可靠的依据,对汉字起源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双墩刻画符号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考察,对若干双墩符号进行了尝试性解读分析,深化了对双墩符号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专家们指出,双墩刻划符号记录的内容为双墩遗址时期的原始社会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探讨中华文化关于宇宙观、大禹治水等重要思想观念和历史传说的形成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对研究早期文字的形成和汉字起源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材料。

专家们通过研究和分析陶筹与楔形文字、玛雅象形文字、奥尔梅克象征图画等早期资料,对陶符、绘画与文字符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反映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前沿水平,为双墩刻画符号的深入研讨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提供了可资比较参照的研究资料,把双墩刻划符号的研究提升到世界早期文字起源和文明形成研究的层次,这对进一步开展双墩刻划符号的研究将会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