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应尽快弥合临床与疾控之间的裂缝

2009-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金振娅 我有话说

卫生部通报,截至10月23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330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26588例。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和北半球很多国家一样,我国已进入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季节。此次全球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遭遇的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

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我国的公共卫生

和医疗应急机制――从“非典”到甲型H1N1流感,中国在重整卫生防疫体系后怎样有效阻遏甲型H1N1流感的大流行?

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水平决定疾病控制工作的质量

“9月1日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同期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1天发生的病例数相当于8月前的10天,说明我国已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即俗称的‘第二波’传播开始了。由于中西部地区及中小城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大城市,医院抢救危重病人能力严重不足,这成为抗击‘第二波传播’中突出的‘软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主任委员曾光教授,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如是说。320余名代表在这次大会上共同探讨临床和疾控如何携手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课题。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指出:“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疾病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曾光介绍,此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有关部门迅速启动了“非典”的核心经验――“8+1”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即在这一机制下成立了由3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综合、口岸、医疗、保障、宣传、对外合作、科技、畜牧兽医8个工作组以及一个防控工作专家委员会。与以往不同的是,专家参与了政府决策。

但是,随着中国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暴发增多,确诊病例迅速增加,部分地区出现了重症与危重病例,个别地区已经出现死亡病例。卫生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早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测和其他必要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这就要求面对个体病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可以说,疾病控制系统如果没有医疗机构的参与,将无法实现系统运行的最优化。

临床医学与疾病控制的裂痕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碍

2003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刘晓林在整理病人住院登记本时,注意到原本每年仅出现10例左右的婴幼儿营养不良症,在最近3个多月就出现了10多例。“在营养状况不断改善的今天,这种现象一定存在问题。”化验发现,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2%,连米粉的营养都不如。刘晓林当即拨打防疫站电话并和媒体联系。由此牵出了“大头娃娃事件”,使一批黑心的厂家和商家受到了严厉惩罚。

2008年3月28日,刘晓林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值夜班,当天下午收治的两个重症肺炎的患儿接受紧急施救无效,两小时内相继口吐粉红色泡沫液死亡。联想到前一天的一个相似症状的患儿死亡病例,她迅速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了相关情况,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控制和消灭“手足口病”疫情赢得了时间。

“作为一名医生,遇到异常病例能预想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能及时报告,这反映了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建中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姜庆五认为:“我国目前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存在问题的,一个是专门的医院系统负责临床,另一个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分管公共卫生。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县也是如此。”

根据专业的不同,临床医学主要面对个体,只关注致病的生理原因,却无暇顾及致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公共卫生主要面对群体,而以培养这类人才为责任的公共卫生学院却建立在了医学院之外。因此造成的裂痕既导致临床医师不了解公共卫生,也让公共卫生医师只重视预防却不了解疾病诊治。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刘晓林两次发现并上报异常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尽快填补两者之间裂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弥合临床与公共卫生之间的裂缝是提高我国疾病控制水平的关键

“应该从医学教育入手,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改革,使临床医学生从入门之初就树立‘群体’和‘预防为主’的理念。从理念上改变目前的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两系统间人为的功能割裂才是根本解决办法。”王陇德指出,“要重新调整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两个子系统的功能,弥合两系统间人为的功能割裂,争取实现疾病控制工作的无缝衔接。”

目前,虽然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但花费时间很长,面对公共卫生人才的短缺,被称为中国公共卫生“黄埔军校”的“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状况。

作为项目的主要创建人,曾光说,“现在的培养项目就是让学员在两年时间内,获得直接参与处理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机会,把他们放在风口浪尖上,进而培养和发现公共卫生人才,这样做可以弥补大专院校培养人才在实践上的不足。”

据了解,该培养项目的多位学员在国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已经起到了骨干作用,完成总数超过300起与项目相关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

曾光对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医学,还要懂得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因为公共卫生面对的是群体,对医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

此外,王陇德认为:“当务之急还要研究制定和实施‘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内容、工作规范及考核评价标准’,以便使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有章可循;政府对医疗机构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的补助得以落实;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疾病控制机构对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考核的职责能规范地执行。”

10月2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接种点,一名学生在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国在重整卫生防疫体系后如何有效阻遏甲型H1N1流感流行,应对这一课题需要临床和疾控的携手。

新华社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