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生之风 丰碑永存

2009-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丽葵 蔡煜? 我有话说

蒲蛰龙(1912-1997),1935 年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先后到燕京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深造,1949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教授、系主任,后调中山大学任教授、副校长等职。杰出昆虫学家与教育家,早年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获得成功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毕生从事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以及

微生物防治与昆虫病理学的研究,在诸多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在昆虫学方面基础厚实,学识渊博,造诣精深,成果累累,著作丰富,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明尼苏达大学还授予他最高荣誉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蒲蛰龙教授身上,集中着许多身份,这来源于他杰出的才能,也来自他丰富的履历。他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用心血和智慧细心耕耘,成就了我们眼中的丰碑。

心怀救国志,砥砺学术功

蒲蛰龙自幼刻苦好学,同情农民,深为旧中国之贫乏而忧虑。读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院昆虫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的毕业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活史的研究》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首篇较全面论述和防治松毛虫的重要文献。大学毕业,他考上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读研究生,开始在我国昆虫学牙甲科分类方面崭露头角。1946年,赴美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还自学了法、意、日等7门外语,为日后科研需要打下良好基础。取得博士学位后,他谢绝了亲朋好友的挽留,放弃国外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

蒲蛰龙对害虫生物防治的执着研究,是从解放后开始的。那时,他带领学生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发现虫灾严重,而农民除了用原始的方法捉虫外只能听天由命。面对农民焦灼期待的目光,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开创生物防治虫害研究新领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研究上来。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里,有不少重大突破:大量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取得田间防治成效;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害虫;发掘和传承我国早在公元304年就有记载的利用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文化遗产……他还通过苏联农业部引进了两种介壳虫的天敌――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澳洲瓢虫通过放养、移殖,取得较好治虫效果。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任教的学校华南农业大学更利用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新入侵的害虫湿地松粉蚧,取得了成功。此外,他还开展以发挥天敌效能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系统,发展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创生物环保先河。如此种种,都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蒲蛰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杰出教育家。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为人谦逊,激励后学,备受师生尊崇。他满腔热情地把知识和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长期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尽心尽力地为我国培养了大学生、研究生等一大批专门人才。这批专门人才,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学校长,还有不少是学科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蒲蛰龙经常说:“一个人能力有限,科学家是一个专才,但也有其知识盲点,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他很善于团结、起用有才华的年轻人,鼓励他们不断深造,学习先进国家的科技知识,对学成回国的中青年学者任贤重用,推荐其跃上科研新台阶。在昆虫研究所里,有一批学有所成的年轻科学家为蒲蛰龙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魅力所感召,大都甘愿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回到蒲先生的麾下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人成就,成为重点学科领头人。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蒲蛰龙先生确实是这样一个无私工作者,他把心血与智慧浇灌在他深爱的土地上,成了人们景仰的丰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