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六个“为什么”的时代意义

2009-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最近,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系统阐释了在当代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政治制度、政党制度、经济制度、发展方向,既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它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一,是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多样现状进行的系统理论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社会思想文化多样对群众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和社会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个性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这对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受腐朽思想文化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有所抬头,一部分人是非标准淡漠,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面前认识模糊,行为选择缺乏理性,思想文化领域不时产生一些杂音和噪音。六个“为什么”紧紧抓住当前困扰一些人思想认识的大是大非问题,深刻阐明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可以从根本上澄清人们的思想认识。

第二,是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正面回应。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从冷战时期对中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逐渐转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企图打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尤其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他们更变本加厉地对中国推行西化分化策略。他们的渗透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一些人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发生动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少数党员干部丧失党性原则,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一些人甚至宣扬“全盘西化”。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和国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通过对六个“为什么”这些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问题的系统阐述,可以有效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澄清理论是非,引导人们在科学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强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是全面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政治理想,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回答现实问题,是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往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科学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是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六个“为什么”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容,标示了其实践转化的重点所在、焦点所在。六个“为什么”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共同政治理想,突出了一系列根本制度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强调了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教育群众的重要意义,以确立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准则,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协力共谋科学发展。

第四,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经验的高度总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回顾和反思60年党的执政历程,既有凯歌行进、成就辉煌的宝贵经验,也有风风雨雨、曲折坎坷的教训。正是这一壮丽征程,为党在重大基本理论方面的成熟和自觉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30年改革历程,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获得巨大改善,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这30年,也是党领导人民在改革中探索,用发展的实践不断检验理论的过程。六个“为什么”既是党对当前执政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全面回应,也是对新中国60年执政经验,尤其是对改革开放30年执政实践的全面总结,充分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高度自觉。选择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科学回答六个“为什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执笔:王桂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