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国大业》:缔造国产大片新传奇

2009-11-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视角独特选材得当

彭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这部片子是主旋律影片当中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它以一个宏大的视野,正面反映了从抗战胜利以后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将近五年时间的风云变幻,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非凡的历史画卷。

其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为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影片将民主建国反对独裁这一历史史实给予了十分生动的再现。可贵的是,在繁杂的历史事件中,这部影片视角独特、选材得当。影片以中共联络各界民主人士,政治协商、共同建国的过程为主线,对于其间发生的挺进中原、三大战役、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等大事件都是简略而过,重点突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对国共两党的描写之外,这部影片更多的采用了第三方包括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领袖的视角,通过冯玉祥、张澜、宋庆龄、李济深等人的客观评判,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这样的处理更有说服力,让人思考为什么拥有现代美式装备而且兵力强大的国民党政权在短短几年内就走向没落,无疑是共产党得民心,这也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这部影片围绕这样的线索,取舍比较得当,历史的主要脉络梳理得很清晰,在简要生动地展现历史进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一些具有转折意义的场面的同时,将笔墨更多地倾注在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的描写和揭示上,对正面人物没有夸张地拔高,对反面人物没有故意矮化。与此同时,对国共两党领导人物的心态描写,都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镜头表现出来,像冯玉祥不满蒋介石的独断专行,白天提着灯笼去见他;李宗仁当选“副总统”后,主动与蒋介石握手,蒋介石伸出来的手定格停了一下,把李宗仁晾在一边,展现了蒋介石擅于权谋的阴暗内心。

总之,作为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影片,这部电影在艺术追求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它的总体风格是大气磅礴,细节又蕴含着诗意的韵味。结尾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细雨声中,蒋介石沉默片刻决定取消轰炸天安门的行动,体现了一代枭雄最后的无奈,有助于表达《建国大业》影片的主旨。

创造了主流电影占领市场的成功经验

饶曙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建国大业》的创作,把我们主流电影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它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按照电影艺术与市场的双重规律来推进主流影片的创作,使其成为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念意义上的主流电影,而且也是真正市场意义上的主流电影。《建国大业》把这两种意义上的“主流”融合起来,既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也是市场意义上占据主流的电影,占据高票房的电影,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贡献。中国特别强调艺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应该强调市场规律,按照双重的规律来推进我们影片的创作。

第二,要立足于我们本土的电影传统,立足于我们本土的电影发展需要,大胆借鉴世界优秀类型电影经验,创作满足广大观众消费需求的电影类型,并建立不同电影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事实上,《建国大业》也是继承了我们主旋律电影的基本传统和叙述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它借鉴了国外一些经验,而且它在满足观众的欣赏和消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们要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第三,大家都讲到电影是创意产业,我觉得我们主流电影的发展应该前瞻性地把握主流社会心理,最大限度吸引观众的眼球,通过柔性表达打动观众的心灵和情感,并自觉地运用商业档期创造电影的最大商机和最佳商机。我们主流影片的创作一定要跟电影档期的运作结合起来。为什么《建国大业》吸引了众多70、80乃至90后的观众,正是得益于这样的经验。

影片中明星塑造的人物谱

第四,要按照发展中国电影化的道路和电影产业化的规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影企业制度,尤其是制片人中心制,不断完善电影产业链,有效提高主流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尽管《建国大业》的成功是过去所没有的,但是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总结。我们电影后产品的开发,仍然是中国电影的短板,这个短板也影响我们电影的发展。

新体制催生中国式大片

傅红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我们正在做《建国大业》的研究报告,报告大概约50万字,我们希望报告有学术的深度,有传媒的速度,还有我们能够进入到图书销售市场的时尚风度。我们希望全面总结这样一部在几代电影艺术家、电影工作者努力之下,能够打通几代人共同的兴奋点,能够把大家共同的信仰和理想都凝聚起来的影片。

以我个人的观察,这部电影的成功得益于几个方面:第一,得益于我们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得益于新体制新机制,他们共同催生了这部中国式大片。

第二,得益于方方面面领导的支持,得益于现代电影企业的发达。中影集团十年来连续不断地发展,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从项目策划、开发、资金融合,一直到制片环节,宣传环节、发行环节、放映环节,已经比较完整。

除此之外,也得益于我们整个创作和营销团队的通力合作。

中国电影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童刚(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建国大业》是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电影局在去年确定的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上映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截止到10月23日在主流电影市场观众数达1300万,取得了4.1亿元的票房,比《哈利波特》的票房还高。同时我们在天津、江西、河南已经全面启动《建国大业》的公益放映场,我们定的最低目标是两万场。我相信,随着省份的增加,场次和人次也会不断增加,观影人数最保守的估计也要在一千万人次以上。紧接着我们后电影产品开发,DVD、VCD等也会加大投入。第一批10万张已经脱销。以这样的速度,还会有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渠道,看到《建国大业》这部影片。

我认为,今天总结《建国大业》的成功经验非常重要,有几个要素不能忽视:一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把握和档期的对应。这部电影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感情想通过某种形式表达出来,观看影片成为他们表达的一种方式;再一个是优良的运作团队,首先是创作团队功不可没,特别是主创人员。其次是发行团队,放映团队,同样功不可没,他们国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影片的发行放映中,为这部影片取得这么好的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制片、发行、放映密切的配合,跟社会的宣传形成很好的互动呼应,我们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赶上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好机遇期,为什么这么说?中国电影跟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市场潜力还有很大的空间。最简单地说,美国现在平均100万人有100块银幕,法国100万人有100块银幕,中国100万人有7块银幕,这当然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十年是黄金发展机遇期。中国电影人只要能够抓住机遇,就能创造辉煌。《建国大业》给我们带了好头,总结它的经验无疑对今后的电影创作至关重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