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2009-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邓永超 胡小青 我有话说

黄耀祥(1914―2004),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曾任广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水稻选育种及其理论研究,20世纪五十年代开创水稻矮化育种工程,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杂交的水稻矮秆良种“广场矮”,继而先后育成“珍珠矮”、“广陆矮”及“二九矮”等水稻良种,促进中国籼稻良种矮秆化,为中国第一次“

绿色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毕生育成高产优质水稻良种60多个,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少年壮志,学农以强国

黄耀祥出生在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在年轻时代,他目睹了家乡贫困落后、农民终年辛勤却不得温饱的状况,看着越来越多的乡亲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便开始思索――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何来中华民族振兴?于是,他不顾众多亲友劝阻和一些人嘲讽,由中大物理系转向农艺系,主攻作物遗传育种学,立志“以农立国,振兴中华”。

抗日战争时期,仍隶属于中山大学的农学院也由广东迁至云南。1939年,黄耀祥因为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毕业后经丁颖教授推荐到云南第一农事试验场从事稻麦育种工作,其后调任广东省稻作改进所。在广州解放后,他怀着建设一个灿烂新中国的满腔热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水稻育种的科研工作中,干了整整40年。

硕果累累,奋斗以兴农

在广东省农科院仅存的几十亩水稻育种试验田狭窄的田埂上,常徘徊着一位几近失明的古稀老人。在秘书的搀扶下,他或摸或闻,与一株株新型水稻共同感受抽穗结果的喜悦。他便是兢兢业业进行水稻研究长达60多年的黄耀祥老人。曾有人问他说:“黄老,您这么大年纪了,整天这么日晒雨淋不累吗?”黄耀祥总会回应说:“我国人口有13亿,粮食问题严峻啊!”就是这个“严峻”,伴随着黄老人生的每个成长期,使他和水稻结下了毕生的情缘。

1959年,黄耀祥育成了第一个人工杂交矮杆良种水稻,即兼具高产和抗倒伏的“广场矮”。这个品种的诞生比其他产稻国家领先10年,被当时的中国水稻所所长熊振民评价为“国际水稻研究划时代的成就”,他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半矮杆水稻之父”的美名。

几十年的育种工作经验,使黄耀祥练就了独到的育种本领。他培育出的品种高产性能突出,适应性广,往往不推自广,仅其中的四个品种到1980年就累计种植8.5亿亩,为我国社会增益69亿元。

淡泊名利,攻坚以丰粮

1986年,黄耀祥应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邀请前往菲律宾访问,为全所专家学者作了题为《水稻生态育种和组群筛选法》的报告,在学术交流中,该所育种系主任博士库茨博士多次称誉他为“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水稻育种专家”。他为中国农业和广大农民创立了许多不朽的功业,深受广大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党和政府也多次给予他极高荣誉和奖励。对这些荣誉,他看得很淡,他说:“人人都有饭吃,这才是我想要的。”

高龄年迈磨灭不了科研工作者对研究推广先进技术的热情。黄老80多岁时仍不辞辛劳,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下乡,奔波于全国各地,推广良种栽培种植经验。在古稀之年,他还信心百倍地向农业部和广东省领导提出了“为出色完成21世纪30年代粮食增产的艰巨任务而奋斗”的请战书,主动承担了农业部跨世纪《新曙光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超级稻研究。2002年,超优势稻在国际水稻大会上得到广泛认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老在临终前几天都还牵挂着他在开平建立的水稻基地。老先生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我国水稻育种事业贡献了一生。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和人民大众休戚与共的忧民之心,使得他的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鞠躬尽瘁、不畏艰辛,黄耀祥的精神始终鞭策着后辈勇攀知识高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