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

2009-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郭丽君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之初,他们是带头致富的“万元户”;现在,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江苏沙钢集团的资产总额已达1023亿元人民币。

改革开放之初,他们在街边做着卖大碗茶、卖瓜子、修鞋的小买卖;现在,不少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大型工业集团,有的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之初,家长教育不听话的子女

会说:“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和‘街边仔’一样没有铁饭碗。”现在,不少企业家创业发展的故事成为年轻人励志的典范……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汗湿重衣。从“铺天盖地”量的扩张,迈向“顶天立地”质的提升。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非公有制经济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成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为民生之本:民营企业的扛鼎角色

改革开放初期,在以个体户身份从事体制外国内贸易的人们有一个略带调侃却又十分形象的称呼――“倒爷”。他们将火车票咬在嘴里,背上、肩上、手里挂着大包小包,以铺天盖地之势将生意做到大江南北,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辛勤的劳动者群体之一。

30年后再回首,人们发现,他们帮助解决了当时社会的一大难题――就业。在中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之际,大批返城知识青年如何安置,是政府有关部门不得不面对、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萌芽,个体户的出现,使这一历史难题迎刃而解。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民营企业在就业方面的扛鼎角色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凸现。

专家预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几十年,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转移到城市中来。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问题,没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将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民营企业在就业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已无可置疑。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7904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到5776.4 万人。1989 年至2008 年,在个体私营领域实现就业的人数逐年上升。

今年2月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凸现之时,百位知名民营企业家发出《树信心、保增长、促就业》倡议书,提出宁可高管人员主动减薪,也要力保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努力做到不降薪,坚决做到不欠薪,彰显了中国民营经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大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说,今年年初以来,全国实现新增就业472万人,其中90%以上是在民营企业。

大爱无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经过30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长大了。一些民营企业老板们发现,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一辈子也花不完。但是,如果这些企业经营不善,就会影响成千上万个员工的利益,连带着影响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样,如果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扶危济困,就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让更多的经济落后地区脱贫。

2008年5月19日,泛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志强交纳了1000万元特殊党费;截至当年5月28日,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卢志强和泛海企业员工捐款累计2.28亿人民币。

卢志强坦言:“民营企业应该懂得反哺社会,做合格的企业公民。”

大爱无边。像卢志强这样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很多。地震灾害发生后,他们迅速奋战在抢运救灾物资、营救被困群众、安置灾民生活、抢修公共设施的第一线;更多的民营经济界人士则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和支援。据全国工商联不完全统计,地震发生后不到1个月,8000多家会员企业累计捐赠款物62.4多亿元,其中捐赠额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就有5家。

民营企业家不仅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解囊,还通过有组织的行动,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偏远农村的支援当作一项持续的事业。

1994年4月23日,刘永好等10名民营企业家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截至2008年底,光彩事业共实施项目19188个,实施各类公益捐赠达1383亿元,培训人员442万多人,安排就业540万多人,帮助1012万多人摆脱了贫困,受到了人民的高度评价。

自主创新: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个中缘由,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分析十分精辟:“中国的科研院所,善于把钱变成科研成果,不善于把科研成果变成钱。”那时,一个科研项目,只要上级下达任务、下拨经费,总能搞出来,但是要将这个成果转化成商品卖出去,赚钱回来,就比登天还难。

因此,当时东南沿海出现了“星期天工程师”这一特殊群体,一批有知识、有才干的高科技人才,星期一到星期六在自己的单位工作,一到星期天,他们便来到民营企业打工。

正是民营企业,第一次真正将产、学、研打造成一个首尾相接、环环相扣的链条,这个链条迸发出了空前的活力,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生力军。现如今,很多大型的民营企业,自己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拿着国家级的研究课题。

深圳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民营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早在2006年,深圳就有“四个90%”的特色: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这表明,在深圳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500家上规模民营企业中,有24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3.38%;320家企业的关键技术系自主开发,同比增长3.23%;500家企业共有专利28562项,其中4420项为发明专利,同比增长5.18%和66.79%;有160家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有150家企业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中国的民营企业发现了科学技术、自主创新所能带来的巨额利润,成为了市场上顶天立地的领先者;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