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会师楼头的紫燕

2009-1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震亚 我有话说

甘肃会宁城内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会师园旧址,不仅迎来送往着来自国内外的朝觐者,还接纳留宿不知从何而来的鸟类紫燕。肯定是一种依恋情结吧,年年的春夏秋三个季节,天天的呢喃软语、翻飞身姿,让我在拜谒会师楼的同时免不了几度聆听,也让双目随那任何一只的飞翔姿势,或远或近地张望、瞅视,它们集体在飞

檐翘翅间旋升栖落,在红柱周围盘绕,在青瓦屋面上斜飞……会宁会师楼头的紫燕,既具依恋情态,更有凌云之志。

来到集长征纪念馆、会师纪念塔、会师楼及将帅碑林于一体的红军会师园旧址,在观赏这些饱含红色革命意蕴的建筑群落时,无论是耳是目,你是无法回避那些紫燕的。而在早晨与黄昏,会师楼头或两边城堞甚至整个会师园内的各角落,总有成百上千的紫燕在飞翔中呢喃,于呢喃间飞翔。它们或于飞檐翘翅间起落旋升,或于绿树低屋间斜穿,有的干脆在空旷无碍的园内广场颉颃亮翅,惊险美妙得很!而这个时辰的紫燕声,简直是无处不闻处处闻,是立体式的那种丰杂,既像是胜利归来的聚会大讨论,又像是大军出征前的总动员会。但在正午及前后几个小时内,特别是朗天丽日的这一时段,你很难看见群体互动翻飞的场面,也很少听见或激越或舒缓的声音。知事者明白,它们并非在享受午休,而是远征战斗在城区周边的农田里和林草上空。捕食育子的生存需要是第一要务,而客观上的灭虫护田、保护林木,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由此,我不止一次地这样想:以会师楼为核心栖息地的上千只紫燕,每年秋末冬初而去,越明年又来,年年的候迁,年年的红楼情结,年年的田园卫士,年年的丰衣足食繁衍生息,可它们到底从何而来,又都去了哪里,经过哪些地方呢?好长时间内,这都是我琢磨不透又不愿放弃的心事之一。

今年盛夏一日,我又来到会师园会师楼下,又见那翻飞的紫燕,蓦然记起多年前出差经过六盘山的一次生死知遇。那日我们攀上山顶游览红军纪念亭,在半山坡上与一只紫燕结缘。它一头撞在了我胸前的相机上当即昏死,我在抢救之间看清了它下颚上的一圈紫色羽毛及整个身段。那紫燕经我一番呼吸救治,出奇地复苏并被我放生了,从此记忆便深刻回旋于脑际。还有一次是看电视风光片《今日腊子口》,其中一个特写镜头中的腊子口悬崖上,紫燕筑巢,紫燕翻飞,神姿与会师楼头的一模一样。而大前年的甘南草原之行,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我们在一个小山包上拔狼毒花时,但见两只紫燕相互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呢喃中追逐,好不诱人。随行的小孙学过生物,兴奋地讲说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候迁路线规律,遇到天敌时的天然性措施等等。

我之所以忽然想起多年前有关对紫燕的意趣闻听,无非是牵系上了会师楼头翻飞的紫燕。原来它们既来自腊子口那曾受过重炮洗礼的悬崖绝壁窝巢,又来自甘南草原经历雪山寒气调制的阵阵风吹、几度花草袭香的柔情相送,还来自六盘山上那深秋的天空上淡淡飘悠的云之走向,卷过西风的那面红旗的力的劲道!还会有从河西走廊高台古城墙陡起的大风中飞来的几只吗?如果是,肯定还会有来自遵义老城那历史的高楼上起落栖居的好多只,它们都是寻追长征会师这条道路来的吧?我认定,它们都是沿着“紫燕穿云飞,征帆破雾行”这句曲牌声律飞越而来的,衔着红字当头的进行时速,拽着地球上的红飘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