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什么打造文化主题公园

2009-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钟一苇 我有话说

在安徽芜湖,有一个名为“方特欢乐世界”的主题公园,颇引人注目。开园两年来,游客超过36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4.5亿元,仅次于黄山,超过九华山。该园不仅吸引了安徽及周边省市的游客,其项目还整体输出到沙特、伊朗、南非、乌克兰等国,品牌实力已初露锋芒。这个项目所体现出来的活力,充分表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勃

勃生机。

作为一个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的兴起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自1955年,第一个迪斯尼乐园创办以来,这一品牌相继落户亚洲、欧洲,成为享誉世界的游乐项目。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而言,迪斯尼乐园都是打造和营销大型游乐园的先行者,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足为国内同业者认真对待。近日,上海市政府宣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已然“兵临城下”。在此情势下,方特欢乐世界等本土项目能否取长补短,另辟蹊径,利用富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自身的优势,实现品牌效应,必然成为社会关心的问题。一“洋”一“土”,一先一后,强弱不均之间如何立稳脚跟乃至后来居上,将是对本土文化产业品牌和企业的重大考验。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勃兴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今年9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更加系统地完善了文化产业政策,也再一次向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之下,文化产业从整体市场环境到诸多市场环节,都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例,没有产业政策的引领,没有“文化皖军”的崛起(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连续4年保持30%以上增幅),没有芜湖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主题公园的红火生意是难以想象的。

主题公园的建设和运营,除了产业的支撑和配套之外,项目自身的创意也十分重要。环顾国内一些游乐项目,高成本的投入和高科技的运用也许并不输于国外,但在思想创意和品位格调上往往相形见绌。有的项目一味贪大求多,过于注重感官刺激,而在寓教于乐和形成持久吸引力方面则显得较为粗糙。在主题公园里面,塑造某个漫画人物或某些童话场面并不困难,但要把其中的真善美展现出来,给人启迪,却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在这个方面,国内一些文化产业项目恐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大型的文化主题公园,若设计经营得当,便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成为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和“文化名片”。在打造这样的项目之前,我们一定要在市场环境、产业政策、文化特色、自主品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充分准备,以期获得最佳的市场前景。在这方面,“方特欢乐世界”开局良好,人们期望它未来更加前景光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