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中国现代兵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到国防科技的创新基地

2009-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盛况令亿万人民激动与振奋,而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在兴奋之余,更多了一分欣慰与骄傲,因为,在那一排排一队队的威武士兵的手持兵器中,在那一行行一列列的装备方队中,总有能够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新成果,这些新成果或者浸透着他们汗水与智慧,或者书写着他们的先师或校友的故事与传奇。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创建的国防科技院校,南京理工大学见证了中国现代兵器的每一步发展,也随着新军事变革与国防科技向“高精尖”发展,向“海空天磁”领域拓展而不断深化与扩充研究内涵,不断调整服务面向,为中国国防科技与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中国现代兵器的人才摇篮”走向“中国国防科技的创新基地”,正是这所“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路。

1953年9月1日,由陈赓大将负责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正式成立,简称“哈军工”。它的组建,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起步之际,是为军队现代化“打头阵、奠基础的”。毛泽东主席在给哈军工的《训词》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由此,学校被赋予了“强大国防”的光荣使命。

1960年,按照“哈军工”建院时的战略设想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炮兵工程系率先从“哈军工”分建出来独立组建炮兵工程学院,先在武汉,1962年迁到南京办学。1966年,学校转为地方建制,但“强大国防”的使命没有变,创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没有变,在经历了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阶段后,学校于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在“哈军工”时期,由前苏联专家帮助构建了我国武器系统配套最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分建后,为了更好地为国防现代化服务,学校不断扩展专业面,加强学科基础与内涵,致力于构建军民相通、亦军亦民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长期建设与努力,学校保有我国兵器系统配套最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有些学科还是全国唯一,常规火力火控系统等学科专业代表了我国最高水平。2009年由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中,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一。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我国常规兵器,乃至国防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与创新源泉。

南京理工大学保持了“哈军工”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传统,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放弃钻研,以改善我军武器装备为目标,开展了以“科82”无座力炮系统,62单兵火箭杀伤钢珠弹、地炮指挥仪为重点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项目不仅保住了一支基本的科研队伍,还对学校以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南理工一举获得了16个奖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科研工作中坚持以突破关键技术、探索新概念武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发展“高精尖”技术的同时,拓展研究领域,研究项目已经遍及陆、海、空、天、磁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兵器装备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我国新概念武器和高新技术武器探索和研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十五”以来,学校重点突出基础科研优势,承担了7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同时也注重加强技术攻关能力,承担了8项高新工程项目、31项国家高技术计划项目;并积极根据武器装备研制的实际需求,作为总师单位/副总师承担了18项重点型号项目。

五十多年来,南京理工大学共培养了10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绝大多数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防科技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学校1000多名毕业生在国防事业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有200多名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域总师级的领军人物。

在这些校友中,有的直接到军队去建功立业,像1964届的毕业生刘怡昕院士被誉为“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典范”,年轻一代的代表钱立志教授,已成长为我军著名信息化弹药专家,无人机运用工程专业创始人之一,信息化弹药专业创始人。韩?礼博士因为在智能化灵巧弹药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成为我军压制武器系统论证和作战使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更多的校友是在国防科研院所或骨干国有企业为国防研制新型的武器装备。王风云作为第一完成人,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多种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肖虹是95式枪族系统科研项目主任设计师和课题组组长,这一枪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轻武器已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枪”;张弘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十多种型号的战斗机研制工作,多项成果在国内领先。

还有一大批校友则在航天航空航海等国防相关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的潘德炉院士,因为给“神五”轨道舱安“眼睛”而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云飞,在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船工程中担任测控系统的副总设计师,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85届毕业生卢柯2003年37岁成为中科院院士,在他25岁时就因为“发展了一种制备无微孔隙和界面污染金属纳米材料的新方法”,使我国在纳米晶体研究领域一跃进入国际前列。

南京理工大学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以“强大国防,繁荣祖国”作为学校追求和实践的重要目标,在承担国家国防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和型号项目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积极开拓军转民科研的渠道,加快了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步伐。学校的国防高技术项目通过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化处理及其再利用综合技术,印鉴真伪自动鉴别系统,新型无梯膨化硝胺炸药及其制造工艺,特种超细粉体制备技术,等等,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填补国内空白,提升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与技术升级的重大作用,也开创了国防科技民用发展的广阔天地!

南京理工大学还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在继续保持武器类专业在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重点,加强理科、强化工科优势和特色;稳步发展文学、经管、法学和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积极发展信息学科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通过专业调整和重点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国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建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面达9个二级学科),2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拥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博士点、110个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中建成28个省部级品牌、特色专业,近70%的本科生在这些专业就读。

“强大国防,繁荣祖国”,是南京理工大学肩负的特殊使命,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南理工人奋发进取,锐意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近乎神话的传奇:6次问鼎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近千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全国专利工作试点示范高校”;学校大学科技园是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创办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

从“中国现代兵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到“国防科技的创新基地”,正是南京理工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建设之路。如今,南理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瞄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了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正立足传统的基础与优势,以“两化”融合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军民融合”深度与广度,为国防现代化与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