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夺取文史资料工作新胜利而努力

2009-11-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福今 我有话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工作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继续推动这项工作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文史资料工作的独特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

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事业。开展这项事业是周恩来的创意。早在50年前,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特地为60岁以上的全国政协委员举行茶话会,他在会上指出,戊戌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方面记载下来,希望过了60岁的委员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下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他要求全国政协成立工作组时,其中要有收集历史资料的组。在周恩来的指示和关怀下,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于同年7月正式成立。从此,征集、整理和出版以“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的文史资料工作便在全国和地方各级政协陆续开展起来,为人民政协事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50年来,文史资料工作在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贾庆林等历届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级政协组织、各级政协文史委员会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风雨,从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累累硕果,为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推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文史资料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延伸拓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初创时期开局良好,发展顺利。“文革”期间受到严重冲击,处于停滞状态。第五届全国政协期间,文史资料工作得以恢复。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把征集和出版文史资料作为全国政协的一项基本任务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广大文史资料工作者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方针,文史资料工作再现了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1989年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会议提出“三加强一开拓”基本工作思路,即加强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方面资料的征集,加强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的征集和交流,加强对民族地区史料的征集,开拓了建国后史料征集的新领域,实现了文史资料工作重点的转变。2007年11月,全国政协制订颁布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文史资料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的发展与繁荣。

贾庆林同志指出: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民政协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及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撰写“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客观记述,给世人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翔实的文史资料,既记录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屈辱历史,也反映了无数志士仁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成功经验,也反映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道路和深刻教训。通过征集出版晚清宫廷、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史资料,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结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性。文史资料中有关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发展历史的记录,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作为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文史资料丰富了我国的史料宝库,促进了我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履行人民政协职能的独特方式,文史资料工作以民主的方式写史,以写史的方式团结人,实践了“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同时,文史资料的广泛征集和传播,向全社会展示了政协委员的丰富人生阅历、爱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和创造的不朽业绩,使全社会能更充分地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和政协委员履行职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史资料工作的辉煌成就

50年来,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奋发努力,加强协作,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文史资料工作网络,拥有一支3000多名专职干部、4000多名兼职干部的文史工作者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拓和发展了文史资料工作,创造了人民政协文史工作的辉煌业绩。

──史林独树一帜,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积累了弥足珍贵的财富。50年来,各级政协共征集了8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出版了5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选辑、期刊和专题图书,采访录制了一批口述历史音像资料,可谓硕果累累,蔚为大观。其中,全国政协征集史料5亿多字,出版《文史资料选辑》155辑、3000多万字,出版《文史资料存稿选编》26卷、近3500万字,出版各种专题史料200多种、6000多万字。文史资料专题化、系列化成果显著,《近代中国工商经济丛书》、《共和国亲历亲见亲闻书系》、《中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书系》,以及爱国民主人士系列、国民党军政人物系列、文化名人系列和抗战系列、三大战役系列的出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文史资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它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生动翔实地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变迁,可以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匡史书之误,为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国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也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以史资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借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不断地善于总结经验、汲取历史营养,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进步,创造出新的业绩。文史资料的撰写者大多是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宝贵的人生经历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为我们今天的各项事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有益的借鉴。比如,《近代中国工商经济丛书》记录了一批中国近代企业家创业及发展的经历。他们怀着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在外国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图存,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经营管理经验,其中有些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仍值得重视和借鉴。比如,《新中国第一大案》记录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件始末。刘、张二人从小参加革命,是有名的红小鬼,战争年代立有战功,但在建国后经不起处于执政党地位的考验,在和平年代打了败仗,这对于我们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比如,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征编出版了一批亲历改革开放30年的专题史料图书。这些图书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解放思想、农村改革、国企改革、特区建设、科教兴国、民营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和付出的艰辛努力,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实践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特殊贡献。文史资料工作产生于统一战线,发展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通过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撰写文史资料,客观公正地记述和评价历史人物,起到了以文会友、扩大共识、凝聚人心的作用。在半个世纪的实践中,文史资料“记述一个人,团结一大片”,“记述一代人,影响几代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和抗日名将专题图书,如实记载了国民党部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抵御日本侵略的历史功绩。许多原国民党将领在海外的后人读后纷纷表示,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钦佩,他们作为抗日军人的子弟愿继承和发扬父辈的光荣传统,为建设祖国、服务桑梓、促进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教化育人,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文史资料记载了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凝聚着历史当事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鲜活的人生体验,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助于人们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以《纵横》为代表的一批文史资料期刊,其鲜明的“三亲”特色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许多地方将当地出版的文史资料列入中小学的乡土教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亲切感,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一些文史资料成为文艺创造的素材,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文学作品。政协文史工作部门还与有关部门合作摄制了一批电视专题片,如《山河破碎的日子》、《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淞沪抗战》、《走过辉煌──河北抗日烽火》、《脊梁》、《我的爷爷杨靖宇》、《贺绿汀》等,在中央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播出,直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震撼力,这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史资料工作的基本经验

50年来,文史资料工作在努力保持特色和勇于开拓创新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搞好文史资料工作,其基本经验主要有:方针原则是指针,保持特色是前提,征集史料是基础,开拓创新是动力。

──坚持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方针。文史资料工作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特性的工作方针。初创时期,周恩来同志就提出了“把知识和经验传给后代”、“要存真,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明确提出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方针。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持特色,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2007年11月,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把握正确的方向,发挥文史资料的社会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正是因为指导方针明确,正是因为一直以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为宗旨,文史资料工作才能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拓展新的领域,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开创新局面。

──坚持文史资料的统一战线特色和“亲历、亲见、亲闻”特色。统战性和“三亲”性是文史资料的基本属性。文史资料工作深深根植于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的沃土之中,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过程就是做统一战线工作的过程。通过向政协委员及统战人士征集史料,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交流总结经验教训,逐渐达成对历史的共识,从而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团结社会各界人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在开展文史资料工作中,必须注重体现统一战线特色和“三亲”特色,这是文史资料的价值和生命力所在,也是文史资料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文史资料工作凭借鲜明的特色,虽然几经风雨,仍能在史林独树一帜,并发展成为具有统战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成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特殊方式。

──坚持把史料征集工作摆在首位。在文史资料工作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各个环节中,征集是基础性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只有将史料征集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编辑出版选辑和各类专题史料图书。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各个方面代表人士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史资源,征集他们的“三亲”史料是文史资料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各级政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史料征集工作,在每届政协开局之年制订文史资料征集选题大纲和征集出版选题计划,广征博采与重点征集相结合,特别是抓住重大纪念日的机遇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史料。比如,在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辛亥革命回忆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征集出版《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和一批抗日名将的专题史料图书;在西安事变5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西安事变亲历记》和有关的史料专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全国政协与地方政协开展专题史料大协作,编辑出版《共和国亲历亲见亲闻书系》;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普遍开展征文活动,编辑出版了一批记述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文史资料图书。

──坚持在开拓创新中求发展。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文史资料工作在保持特色、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一是创新文史资料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不少省市政协相继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会,开展学术交流,撰写出版论文集。1992年6月,《文史资料工作概述》正式出版发行。2006年10月,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工作研讨会提出,要总结文史资料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会后,启动了《文史资料学概论》的编写工作。二是创新文史资料工作思路。十届全国政协期间,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人民政协报社联合开展《政协委员一日》征文活动,为政协委员参与文史资料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了政协委员在文史资料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将文史资料工作纳入全国政协举办的地方政协领导干部工作培训内容。各地政协在创新文史工作思路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四川省政协将撰写文史资料纳入政协委员的“五个一工程”,要求每位政协委员在本届内至少提供一篇“三亲”文史资料;海南、陕西等省政协将文史资料工作列入政协委员培训课程;湖北省政协探索建立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评价机制;内蒙古自治区政协邀请历届政协主席带头撰写文史资料;贵州省政协将文史资料图书列入省优秀图书出版项目,等等。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适应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文史资料工作努力提高效率。全国政协机关资源信息化工程已经启动,文史资料工作被列为信息化的重点;文史资料音像库的征集采访工作正在有计划地开展。天津市政协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口述历史学会,许多文史工作者相继参加了口述历史方面的学术活动。广州市政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文史资料工作,在实现文史资料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夺取文史资料工作的新胜利

50年来,历届全国政协领导都十分重视文史资料工作,发表过许多重要讲话,他们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人民政协事业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对我们做好文史资料工作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些讲话精神,以向历史负责、向人民负责的精神,把文史资料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扎扎实实做好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征集出版文史资料是政协文史委员会基础性的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要按照“征集为主,抢救优先,充分利用,服务社会”的要求,认真制订届内及年度征集出版计划,建立征集抢救文史资料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征集与出版、选辑与专题图书的关系,切实负责地抓好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对年事已高的政协委员和掌握重要史料的人士,抓紧做好史料的抢救工作。要充分认识开展大协作对征集史料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文史资料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出色完成文史资料选题协作计划。要强化精品意识,创造精品工程,精选精编,认真把好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正确处理保存与出版、内部出版与公开发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把出版文史资料精品图书定为工作目标。要创造条件引进音像、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文史资料的征集和利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社会影响,推动文史资料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对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文史资料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史资源丰富,有待开发,要高度重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市县政协绝大多数是重视文史资料工作的,领导同志对文史资料工作的认识基本到位,每年编辑出版一至两本文史资料选辑或专题图书,有的主要领导亲自抓,有的在工作方法上有所创新。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通过召开文史工作会议、举办文史干部培训班、开展征集出版大协作等对市县政协给予指导,提高了市县政协文史工作的水平及文史干部的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一些地方政协对文史资料工作的认识尚有偏差,征集出版工作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三亲”史料上。要加强对市县政协文史工作的研究,探索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深入基层,分类指导,推动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深入开展。

(三)扩大文史资料工作的宣传和影响。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由于宣传不够,文史资料曾被一些人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要加大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宣传力度。向领导宣传,以争取支持;向委员宣传,以争取参与;向社会宣传,以扩大影响。前些时候,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在中央电视台有关栏目举办了一台文史资料工作方面的访谈节目,在各级政协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一些地方政协文史部门与当地报纸、广播电视联合主办文史栏目,让文史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要注意利用重大题材文史资料图书的出版发行,举办首发式、出版座谈会,发布新闻消息,逐步扩大文史资料服务大局的影响力。要综合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资源,切实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宣传力度,使之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四)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基本建设。随着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文史资料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必须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基本建设。一是加强文史资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以《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制订相应的文史资料征集、保管、送审、出版等制度。二是深化文史资料工作的理论研究。总结文史资料工作规律,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吸取文史资料工作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提炼升华,加强对文史资料工作的理论指导。三是提高政协文史干部队伍素质。人民政协的文史干部,既是一名党的统战工作者,又是一名社会科学工作者、史学工作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业务本领和办事能力。各级政协要重视文史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注意吸收专业对口、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文史干部队伍,为文史干部学习和专业培训创造机会。全国政协在本届期间每年举办一期文史干部培训班。省级政协也要有计划地举办文史干部培训班或工作研讨会,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文史干部的理论素养。我们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继承和发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互相支持、通力合作的大局意识,建设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人民政协文史工作者队伍。

(作者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