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9-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任维东 通讯员 严明杰 李云 我有话说

云南省粮食生产长期处于短缺状况,存在着粮食生产资源矛盾突出、生物灾害频繁、提高粮食单产难度较大、粮食结构和品质需求与总量需求不平衡等诸多问题,确保云南粮食生产目标的完成,成为云南农业农村的重要任务。

如何发挥优势,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云南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云南省中长期粮食生

产的重大战略目标服务,成为摆在云南农大人面前的一个紧要课题。通过参与实施省委省政府的“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全面推进“3+3”科教兴农校县联合行动,把云南农大在国际上创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理论和应用技术与粮食安全问题结合起来,大面积示范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和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竭诚服务“三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担当使命,打开服务“三农”新思路

过去,人们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高投入低产出,增产不增收。农业要迈进现代化,农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要达到全面小康,归根结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云南农大人以强烈使命感和高度自觉性,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云南粮食安全这一重大课题,客观分析制约云南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应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促进粮食增收的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采纳。经科学分析和反复论证,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高产创建、生物多样性间套种技术推广和地膜玉米推广为核心的“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云南农业大学参与承担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任务。

年初,学校党委、行政班子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在学习上把“三农”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在实践上与农业生产紧密对接,研究提出服务“三农”的新思路:紧紧围绕云南“三农”发展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与技术应用这一特色和优势,把落实“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构建“3+3”科教兴农校县联合行动模式作为两只手,打好特色这张牌,下好“农”字这盘棋。

该校党委书记张海翔博士反复强调“粮食增产技术推广项目和‘3+3’科教兴农校县联合行动的意义重大,要把它作为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的探索点和突破口,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通过生产实践出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它还是我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要把它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举全校之力做好;要认真总结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经验,再接再厉,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早日实现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校党委将“服务三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确定为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载体,以及书记、校长亲自抓的“一把手”工程。为把这项工作长期开展下去,既要做得好,又要推得开,学校选择大理州剑川县这个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革命老区三位一体的农业县作为实施"3+3"科教兴农校县联合行动的实验点和突破口。在全校教职员工和剑川县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调动好“上下”两个积极性,发挥好科技推广和组织推动两股力量,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科学规划、具体指导,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农大教师取得的系列农业科技成果得到了有效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云南农大人在竭诚服务“三农”中深刻领会到科学发展观的精义,有力实践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学校和教师协调处理好正常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关系,真正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走出校门,百名教授博士进村入户

曾几何时,在高校这个象牙塔里,教师封闭在实验室里做科研,学生局限在教室里啃书本。心理围墙尤甚于校园围墙,将教师和学生与日新月异的社会隔离开来。开门办学,走出校园,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结合,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召唤,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校领导敏锐抓住改革发展契机,决定将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服务“三农”作为学校开门办学、提高教学质量、锻炼教师队伍、增强科研实力的重大举措,号召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和参与“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3+3”科教兴农校县联合行动,把论文书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在生产上,把真情传递给农民兄弟。

今年尤其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云南农大首先与剑川县全面开展科教扶贫校县联合行动。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把先进技术应用于剑川县的田间地头,把应用研究重点转移到剑川县的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建设上。一年来,全校已有11个学院分别派出百名教授、博士和数批师生走村入寨,深入剑川县7个部委办局、8个乡镇的村社,走访五百余农户,开展农情社情调研、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等。郭华春教授在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现场被热情的群众重重包围;张兴旺高级农艺师经常被群众从专家队伍中“抢走”,又总会在群众的果树园子找到;李佛琳博士最喜欢找田间地头的农民兄弟,给他们讲实用技术,为烟叶“看病”。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与日俱增。在广阔天地的农村,农业大学的教授、博士们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发现了新的研究内容,收获了新的工作快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