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9-11-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后勤指挥学院政治部

从北京天安门沿长安街西行几公里处,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军事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这是一所承载我军后勤教育事业辉煌业绩的院校。紧

随共和国的脚步,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学院受到历代领袖、开国元勋和军委总部首长的高度关注和厚爱,始终与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风雨同舟,忠实履行肩负的神圣使命。如今,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恢宏实践中,学院开拓进取、科学发展,已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军后勤最高学府。

历史选择了后勤指挥学院,铸就昨日的光荣

伴随着军队建设的铿锵步伐,后勤指挥学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回顾历史,学院虽迭经变革,但她的创建和起伏,始终凝聚着党的领导核心和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她的成长和进步,始终与国家和军队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历史实践一次次昭示: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这样一所培育后勤英才、传播后勤理论的院校作为支撑,这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战略的需求。创建于我军正规化建设的起步阶段

1952年初,抗美援朝战争接近尾声,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军队的正规化建设进入起步阶段。众所周知,在整个人民军队发展历程中,后勤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而在此时,共和国的开国将帅们已从现代战争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看到后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时任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元帅指出:“我们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才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的。可以这样说,没有卓有成效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有现代战争的胜利。”然而,在当时条件下,军队后勤干部队伍,整体数量少、专业水平低,已完全不能满足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发展需求,通过院校培养提高后勤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当务之急。时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上将,提出“创办高层次、正规化后勤院校,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后勤指挥人才”的办学思路,而这一思路很快得到中央领导和军委首长的认同。经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决定采纳总后勤部的建议,直接将学院定名为与中央军委直属的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平行的“后勤学院”。之后,毛主席于5月16日签署命令,创建后勤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行使大军区级权限。1953年2月1日,后勤学院隆重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作为后勤指挥学院前身的后勤学院伴随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步伐扬帆起航了。

由于后勤学院战略地位的举足轻重,她的初创和建设受到了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的关怀和厚爱。1953年1月3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给后勤学院颁发训词:“对于现代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科学,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必须学习苏联军队完整的后勤工作建设,研究朝鲜战争中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见手迹影印件)1955年,学院第一期学员毕业,彭德怀、贺龙、聂荣臻等开国元勋亲自到学院祝贺,参加毕业典礼。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多次接见学院毕业学员和先进工作者。就这样,后勤学院初期培养的学员,迅速被输送到各级后勤领导岗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时后勤干部队伍文化和专业技术的构成,为人民军队、特别是军事后勤的正规化建设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卓越贡献。

学院始终处于军事后勤人才培养的战略前沿

1977年,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在历经十年动乱、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在军委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把军队教育训练提高到重要的战略地位,亲自批准恢复被“文革”破坏停办的包括后勤学院在内的三大院校。江泽民主席反复强调,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速人才培养是关乎我军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指出,造就大批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军事人才,历来是中国建军、治军、强军的基础性建设和关键所在。党的历代领导核心关于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战略思考与部署,始终是学院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几十年来,学院着眼培养中高级后勤指挥管理人才的需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适应军事斗争形势,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完成7万多名学员的培轮训任务,培养造就军队后勤的一大批优秀指挥员。几十年来,从学院毕业的学员中,可列名录的将军就达330多人,还有近万名团以上领导干部,这是学院为党和军队创造的巨大财富。以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上将、著名英模朱伯儒少将为代表的学员,为学院争得了无上荣光。还有一个统计数字,就在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的救援队伍中,有86%的团以上后勤指挥干部,都曾在我院学习过。他们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肩负重任,为我军的后勤保障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后勤指挥学院是全军后勤唯一一所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担负着全军中级后勤指挥军官培(轮)训、研究生教育和函授教育任务;承担全军外派军事留学生、全军计划生育管理干部、总后师团职后备干部培训和总后军师职领导干部理论轮训任务。学院是军队“2110工程”和总后“53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7个总后重点建设学科,8个现职干部任职培(轮)训专业、9个函授本科专业,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1个军队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院历经曲折终于走向凤凰涅?

学院自创建至今,已经有57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复建、重组、更名复建四个重要时期。

1952年5月,学院接到建院命令之后,马上以西北第一高级步校、总后高级后勤学院为依托,制定教学方案,从地方和部队选调干部和教员,并组织招收学员。当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院的开拓者们用馒头稀饭伴着咸菜充饥,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夜以继日地劳作,仅用六个多月的时间,就建设好基本设施。紧接着,学院党委提出“边教边学,边教边建”的方针,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在废墟和荒地上建起了办公和教学楼,为军事后勤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由此,学院也迅速成为培养后勤干部的摇篮,直至1969年9月因文革破坏被迫停办。

1977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后勤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行使大军区级权限。这也是当时后勤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期盼。复建后的学院用毛主席办抗大“死在延安、埋在清凉山下”的精神,勉励全体教员,忠诚党的军事教育事业。就这样,学院一边收拢人才,一边开展教学,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985年10月,中央军委提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决定合并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组建国防大学。同时,确定另组建一所中级后勤指挥学院,仍定名为后勤学院,隶属总后勤部,行使正兵团级权限。这样,学院在与国防大学合并的基础上,于1986年重新组建了中级指挥学院。这一阶段,学院一方面毫无保留地把优秀的教员队伍成建制的向国防大学输送,另一方面,则立足自力更生,调整部署、培训队伍、连续办学。当时,各级领导都主动上课堂当教员,各级干部也多身兼数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建立了开放办学的模式,并发展了学科教育,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使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得到提升。

1992年,全军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后勤学院被撤销。1993年初,随着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方针调整,中央军委决定恢复后勤学院,并更名为后勤指挥学院,隶属总后勤部,行使正军级权限。江泽民主席为学院题写院名,并于1997年再次为学院题词:“办好后勤学院,培养合格人才”。期间,学院组织“振兴学院”的大讨论,广大教职员工解放思想、不辱使命,推动了学院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高歌猛进,谱写了今天的华章

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新一代“后指人”踏着前辈的足迹,昂首阔步地迈入学院建设发展的新时期。57年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57年的团结求实、开拓创新,今天的学院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实力,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中级指挥院校办学模式,全面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传承历史、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

50年代初,学院就树立了“以苏军为师、以战争为师,培养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后勤人才和创造中国军队后勤理论”的办学思想。学院历届党委牢牢把握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在认真总结前人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构建了现在的办学思想体系。这就是:“践行领袖训词、培育先行英才、服务现代后勤”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适应军事训练转变,适应院校教育转型,紧贴现代作战后勤保障,紧贴部队后勤建设实际,紧贴学员岗位任职需要,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后勤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撑”的办学思路;确立建成“全军中级后勤指挥军官培训基地,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军委总部后勤决策咨询‘智囊’,特色鲜明的一流军事院校”的目标定位;梳理出“三军联训的育人机制、‘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教研并举的职能任务、门类齐全的后勤专业”的办学特色。

学院的办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军队使命任务和总后党委首长指示精神,反映了学院的根本职能,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什么样的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重大问题,有力保证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勇于创新、应用广泛的教研成果

学院针对新形势下后勤任职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后勤指挥管理人才为目标,以任职教育专题研究式教学改革为牵引,突出特色学科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实战化教学内容,构建实用型教材体系,推行三级递进式实践课组训方法,实施一体化全过程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着眼中级指挥院校特点,建立了“5+1+3X”新型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和“4-3-2”新型教材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任职培训需求,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后勤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军事后勤学教程》等4部教材被确定为全国研究生教学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特别奖”;《军事交通运输概论》获“军事科学版精品名著奖”;《应急作战后勤参谋训练》等4部教材获“首届全军优秀后勤训练教材奖”;《军队采购学》等5部教材分别获第六、七届全军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军事物流学》等10部电教教材(网络课程)分别获第八、九届全军和总后优秀电教教材(网络课程)一、二、三等奖。

几十年来,学院科研坚持“为总部决策服务,为院校教学服务,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方向,十分重视后勤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后勤应用研究,突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采取基础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突出量化模拟研究,不断推出重大研究成果,成为我军军事后勤理论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与总部机关决策咨询需求相适应、与院校教学改革需求相适应、与部队后勤建设实践需求相适应的特色优势,取得了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仅2006年以来,学院共完成总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达164项,获得全军级以上的科研成果129项,今年申报的利用新技术在特殊物资物流管理应用的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使学院的研究首次纳入国家级重点项目。同时,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论文也首次荣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这也是全军中级指挥院校的突破,它标志着我院科研成果数质量的大幅提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几十年来,学院的校园文化已建立比较完备的体系。学院以毛主席为后勤学院颁发的训词为院训,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成为广大教职员工创建一流学院不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学院逐步形成“团结、求实、从严、创新”的思想行为和作风,这就是学院的院风。“博学、敬业、垂范”是学院教研工作者的教风,它反映了教研人员的行为风尚、职业道德和能力素质,“尚德、勤学、奋进”是数万名学员共同铸就的学风,正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为献身国防事业博学钻研。将星领军、结构合理的教员队伍

一所名校,名师育名将。学院党委牢固树立人才兴院的思想,始终把教员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育才之人首先要成才的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兴院”战略,建设了一支以知名专家、“将星”教授为领军,以“育才奖”获得者、“三星”拔尖人才为中坚,以中青年教研骨干为主体的教员队伍。

现在还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级教授邵维正将军,从军58年,任教30年,获国家军队级教研成果奖40多项,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党史研究的空白,他本人也受到江泽民同志的接见;军事物流专家王宗喜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军事物流学,创建了我军第一个军事物流学学科,担任了全国物流学学会副理事长,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后勤管理专家李祝文教授,把后勤工作与管理理论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著作等身。像这样一些在国内外和军内外被肯定和表彰的知名专家教授,在学院几十年的发展中涌现出近百人。

目前,学院现有专业技术三级以上专家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8人。有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人获得军队育才金奖,59人获得银奖,7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总后“一代名师”,一大批教研人员被总后评为科技银星新星、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可谓群星璀璨、人才济济。此外,学院还在国家部委、总部机关、军事科学院和全军部队,聘请了一大批特聘教授、兼职导师和部队教官,形成学院教学力量的高层支撑,学院已成为传播后勤科学的高层讲坛。

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教学环境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建成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环境明显改善。

校园网主干速率万兆,网络信息点覆盖全部教学场所、学员宿舍和办公场所,形成了布局合理、性能先进、资源丰富、运行稳定的校园网络体系。建有“后勤特色期刊全文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数据库”、“研究生论文数据库”等30个大型数字资源库,形成了形式多样、突出专业的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明天的使命神圣而艰巨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成为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史课题。学院作为全军唯一一所中级后勤指挥院校,责任与使命不言而喻。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学院必将融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伟大历史实践之中,有所作为,再立新功,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推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先锋队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十一五”期间我军后勤的战略性目标,是后勤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战略抉择,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目的是要着力解决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水平与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不相适应、保障能力与履行使命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2003年,总后廖锡龙部长提出建设信息化后勤、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大力推进军事后勤变革,走复合式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2007年,这一构想正式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成为全党和全军的意志。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5月,总后廖锡龙部长在作出“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蓝图后,就马上到学院亲自给广大教职员工授课宣讲,充分体现了军委总部首长对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中心和总部决策智囊的充分认可和高度期待。

在全军后勤部队官兵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而努力奋斗的实践中,学院始终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传播者、实践者,上一线,打头阵,以先锋队的决心和姿态走在前列。第一篇公开研究“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理论文章就出自学院。近年来,学院先后20余次组织“讲师团”深入各大单位基层部队宣讲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理论,组织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系列研究,提出了20多个专题研究成果,出版了10余部相关教材和理论专著。大部分理论成果,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过问和批示,并用于直接指导部队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先后开设30多个专题讲座,使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理论直接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培养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人才队伍的光荣使命面前,学院继续紧扣“中级、联勤、指挥”的定位,以职能任务为牵引,以培养联合作战后勤指挥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确立“军政通、三军通、军地通、指技通、通专多能”的联勤指挥人才培养目标。把熟悉陆、海、空、第二炮兵后勤业务的“三军通”和知晓通用保障、了解专用保障、能够胜任多种保障勤务的“通专多能”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使三军后勤通用保障融合、专用保障衔接、互为补充、互为依托。继续实行在校三军学员混合编班,为各军兵种学员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提供条件。积极组织学员到海军基地、空军场站、陆军部队仓库、医院等保障单位参观见学,强化联勤保障的感性认识。把每年两次的“保障胜利――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综合演练”,作为提高学员联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教学实践活动,设置陆军部队、海上编队、空军场站等后勤指挥机构,同步演练三军联合作战、三军联勤保障等训练内容,真正形成培养目标三军一体、教学内容三军合成、管理模式三军混编的育人机制,努力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人才需求。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理论研究中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后勤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后勤建设的各领域,切实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的科学的保障体制、保障方式、保障手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我军后勤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保障能力,是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学院是总后正式命名的“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作为全军后勤学术研究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为建立我军第一代后勤理论和创新信息化条件下后勤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大课题,一方面,学院面向院校教学,不断加大理论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建立“教学出题目、题目进科研、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教研一体转化机制,引领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发挥出理论研究工作对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面向全军部队后勤,大力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传播后勤理论成果,不断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决策咨询智囊

学院一直是军委总部从后勤理论高度指导后勤工作与建设的助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紧紧围绕这一定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教研结合、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总部决策和部队后勤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学院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将面向军委、总部首长机关,把提供决策咨询作为重要职能,通过研究报告、内参、课题成果、后勤法规和理论丛书等成果形式,在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后勤改革发展、后勤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是活着的过去。回顾历史,不为燃放满天炫耀的烟火,而是点亮照耀前行的灯塔。新的使命任务给学院改革发展提出新的目标,点燃新的希望。作为中级后勤指挥军官培训基地、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军委总部后勤决策的“智囊”,后勤指挥学院必将在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再创辉煌。

195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国防部长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学院先进教学工作者和速成系第三期毕业学员并合影。

195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为后勤学院颁发训词。

2008年12月12日,学院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研讨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