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欧领导人峰会缘何选址江苏

2009-11-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我有话说

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江苏南京召开,南京一派繁忙喜庆景象。十二次峰会,会晤的地点6次在欧洲,5次在北京,这一次却发生了“例外”,第一次选择在欧洲和北京以外的城市进行。

南京怎会有如此殊荣?江苏外向经济实力雄厚,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一。在与外界的合作中,江苏和欧洲合作越来越活跃

,去年江苏省对欧贸易约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8%。

“江苏经济转轨快、效果好,选择江苏,就是看好江苏未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如此解释。

苦练内功,喜迎绿色橄榄枝

11月29日下午,“南京-欧盟工商企业家对接洽谈会”召开,根据行业分类,欧盟企业和南京对接需求的开发区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欧盟与南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介绍说,近年来,巴斯夫、西门子等众多欧盟大企业在南京均有投资合作项目,并取得良好发展业绩。

增强自我创新能力,提高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是江苏对自我的深层次要求。“2003年有一组数据曾让我们很不安。江苏外资90%以上集中在苏南,90%集中在制造业。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利用外资的结构进行调整。”江苏外经贸厅副厅长赵进说。近年来,江苏积极打造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带,促进“世界制造基地”向“世界办公室”转变,目前江苏已拥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区,培育了80家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重点企业。

2008年,全球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商之一的法国阿尔斯通运输集团向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第一份订单就达1.5亿元,购买轨道车辆高端门系统,这是该集团采购的唯一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产品。

“欧洲向江苏抛的橄榄枝越来越多,此次峰会放在南京,就是对江苏‘绿色经济、持续增长’的肯定。”梁保华说。

居安思危,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江苏实现工业增加值13591.31亿元,同比增长13.4%。“江苏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繁荣,主要在于江苏有危机意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捷足先登。”江苏省省长罗志军说。

人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80年代,江苏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并创造了全国瞩目的“苏南模式”,华西村、昆山等一大批典型雨后春笋般涌现。之后,江苏一直顶着经济大省的光环昂首向前。

但荣誉的背后潜伏着深层次危机。江苏工业经济增长量中60%以上来自资金追加和劳动的投入。曾经,某市一家儿童玩具厂花200多元的材料和能耗费生产的一个玩具在国际市场上仅赚5毛钱,然而这个厂却以出口大户被当地政府引以为荣。面对发展的高速度与结构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增长不等于发展”,并引起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很快,江苏调整发展思路:“铺摊子铺不出来现代化”,江苏要从“江苏制造”向高含金量的“江苏创造”转变。为此,赚利颇微的儿童玩具厂,亏损巨大的钢铁厂、燃气公司等企业被强制关闭或转产。同时,江苏率先对接国家规划,制定出台了12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了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

披荆斩棘,奏响科学发展新乐章

江苏依靠自己的人才优势、政策倾斜和大无畏的改革勇气,奏响了科学发展的宏大乐章。截至2008年底,江苏投入人才引进的资金已达20亿元,江苏因此成为高级人才的“聚宝盆”:在2000多名高级人才中,6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92%拥有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博士学位;97%分布在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工业企业通过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也迎来自己的春天。名硕电脑苏州公司出口多年领跑全省,但因为产品单一,出口一度严重滑坡。从今年5月起,公司加大投资开发以个人电脑为主的3C新品,争抢国际市场,出口订单逐月上升。今年1月至9月,江苏新能源、新医药产值分别增长60%和30%,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增长40%。

当前,江苏正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港为“媒”,江苏沿海已成为重大项目落户的主阵地,从南到北,形成了船舶海工、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集群。日资注入南通造船业,韩资注入盐城汽车业,港台资金和浙江、上海等地民间资本纷纷涌入沿海,海风为江苏经济吹来新鲜的气息。

提到江苏,人们很容易想到“苏南”和“苏北”的差距,但随着持续多年的南北挂钩工程的深入实践,两地正逐渐走向融合。从2001年到2008年,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项目5261个,总投资1961.4亿元,提供各类帮扶资金累计达4.5亿元;苏南与苏北对口互派干部约700人次。从2006年,苏北经济总量增幅开始历史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学发展,带来了一个更有活力的江苏!如此看来,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选址江苏就在情理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