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香玉

2009-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桂娟 我有话说

常香玉像新华社发 

新华社郑州12月1日电“谁说女子不如男”,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以一出豫剧《花木兰》风靡艺坛,家喻户晓。

戏比天

大。常香玉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使一个乡间小戏成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唱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走出了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德艺双馨。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出生在河南巩义一个贫苦家庭,为了不当童养媳,9岁起随父学艺,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2004年6月1日,她永远离开了梨园艺坛,但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奖掖豫剧后人,她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永远馨香扑面。

海纳百川成大洋。常香玉努力取百家之长,谁有长处向谁学习,包括其他剧种、门派。她博采众家之长,集豫剧之大成,把豫东、豫西、祥符、沙河、高调等五大豫剧声腔派系熔于一炉,而且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及河南坠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形成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

为了让戏“顺民心,反映时代”,她不守旧,戏随时代走,艺随精神长。她和丈夫陈宪章一起动手,在改造传统题材的同时,积极演绎现代戏。《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这些传统剧目的改编,使历史与时代产生强烈的共鸣,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这些现代戏的探索,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常派艺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正是凭着对豫剧艺术的执著追求,常香玉才成为现代豫剧的一代宗师。

常香玉平时的生活十分简朴。那座不起眼的小平房,一住就是17个年头,刷的是白粉墙,铺的是水泥地,用的三斗桌、书柜是当年单位发的,她一辈子很少穿新衣服,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枕头是用旧衣服裹的。离开人世时,她穿的仍是平生最喜欢的一套旧衣服。

就是这样一个省吃俭用的人,在解放初期,刚挺直腰杆、自身温饱堪虞,却给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捐献了一架米格15飞机。如今这架名为“香玉剧社”号飞机保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里,先后吸引了500万人次的观众。

一架飞机需要十几亿元(旧币),对年仅28岁的常香玉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怎么办?她和丈夫商量决定义演筹钱。她卖掉了剧社的运输卡车,取下金戒指,拿出多年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基金,还把3个孩子送进了托儿所。半年时间里,她带领香玉剧社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行程逾万里,义演捐款金额达到了15.2亿余元,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任务。这件事,极大地鼓舞着当时全国军民的爱国心,也首次将豫剧推广到了全国。

常香玉从艺70年,始终坚持唱戏先做人、无德艺不立,德艺双馨是她一生的追求。为了报答党和人民的厚爱,常香玉和她领导的剧团一直坚持“三三三制”演出:三个月在农村,三个月在工矿,三个月在部队,为最基层的观众巡回演出。豫剧从一个地方戏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与常香玉不间断地到各地演出、广为传播是分不开的。

只要是为人民而演,哪怕是病入膏肓,她都要拖着病躯赶来。2003年底,80岁的常香玉身患癌症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林匹克中心工地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民工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戴上发套遮掩住化疗后稀疏的头发,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只要站得起来,我就要来现场,哪怕说几句话也行。”不顾身体虚弱,她清唱了一段《柳河湾》,成为她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