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葆军人本色

2009-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余庆 本报记者 陆健 我有话说

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却获得了25项国家发明专利;他,是一位拥有数亿元资产的企业家,但富而不忘拥军,发展更重报国,先后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全军英模代表”等荣誉称号。

这位退伍军人就是中国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表彰大会上,他又一次获“全

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称号。

从退伍战士到“阀门骑士”

――咱当过兵的人,敢拼才能赢的军人本色永远不能变

黄作兴1974年应征入伍,服役4年学会了刨、铣、焊等钳工技术。退伍后,他放弃了政府安置的“铁饭碗”,到一家阀门厂跑起了营销。1985年初,黄作兴凑了3万元,专心研究起阀门来。5年后,他攻克了阀座耐腐、耐温、耐磨及启闭磨擦力矩等4大难题,并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性能中压调节型蝶阀。1993年,在第43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他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尤里卡金奖”,他本人被授予世界发明“一级骑士”勋章。此后,经过3年的研究攻关,他又攻克了新的阀门难题,研制发明的“JLH截止、节流、止回多功能阀门”在第46届国际博览会上再次获得“尤里卡金奖”。

成功后的黄作兴继续拼劲十足,潜心于发明创造。如今,他的企业已发展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科研、生产、销售、贸易于一体,集团下属15家子公司,总资产8.2亿元,年产值达25亿元。从普通退伍兵成长为企业家,黄作兴感慨地说:“敢拼才能赢!如果没有军旅生涯打下的扎实基础,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从生产民品到制造军品

――咱当过兵的人,忠诚使命的军人本色永远不能变

作为一名退伍战士,黄作兴始终有着部队情结。1998年4月,黄作兴主动请求在集团里成立了民兵连,这是温州市13万家民营企业中首支组建的民兵组织。此后,每年的4月和9月,集团都要坚持开展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从总裁到基层后勤工作人员,全部参加受训。军训期间,人员工资照发,仅此一项集团每年就要支出80多万元,但黄作兴依然乐此不疲。

只要是国防建设需要,黄作兴总是倾心尽力,他发明的专利产品多次被我军选用。近十年来,他的研制发明为国防装备节汇1亿多美元,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达20多亿人民币。他发明的轻型蝶阀,2000年被应用于野战输油管线,解决了军工产品长期存在的安装缓慢、量重形笨、造价昂贵等问题;他发明的真空双向密封蝶阀,被应用于我军涡轮动力研究领域,解决了飞机发动机、导弹发动机、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等各种发动机大型管线真空双向密封蝶阀的难题;他发明的中国首台风洞控制调压阀,2009年6月通过总装部现场验收和省级新产品鉴定,成功应用于我军某装备基地。

从优抚对象到拥军模范

――咱当过兵的人,为国分忧的军人本色永远不能变

黄作兴在致力于发展企业的同时,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2002年,投资组建人造革公司时,他一次性安置了52名伤残军人,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至今,他的企业已接收安置了210名退伍军人和军嫂。

黄作兴还热心为退伍军人提供成才平台,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集团共为18位退伍军人提供了带薪学习的机会,同时还为500多名退伍军人进行了技术培训。目前,集团有78位退伍军人担任行政中层以上干部,占公司干部总数的75%。退伍军人陈伟刚到企业时只会开车,集团让他带薪到温州大学脱产学习,前年被破格提拔为集团供应部部长。企业的壮大让集团中26位担任营销工作的退伍军人成了百万富翁。

20多年来,黄作兴一直热心于拥军优属和社会公益事业,先后照顾帮扶141名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抚养了12名军人遗孤,为拥军优属、扶贫济困事业捐款达7800万元。对此,他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退伍战士,为国分忧的军人本色不能变。我们的企业多安置一个退伍军人,多为拥军捐一元钱,就是为部队建设多做一点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