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博谈杂议

2009-12-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读过陈平原教授《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光明讲坛》今年第16期)一文,感想良多。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存在于具体的时空中,经历某种特定的生活轨道,个体的智识水平往往囿于家庭背景、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社会角色等诸多因素。一个人要想摆脱束缚,使心性智慧得到尽量充分的成长,只可借助书籍。

读书,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与人类历史中最聪明、最杰出的人进行思想对接,汲取他们思考中的精华部分,使成长有机会超越它原本的局限,具备了无限可能性。

有一句禅语,意思是世上诸人若去其皮相,实只有二,一曰名一曰利。套用一下,在我看来,世上的书虽然多,但撮其精要,也不过两本:一本大书,一本小书。大书即生生不息的宇宙本身;小书则是人们对大书主题思想、基本线索的探索、感受、发现和总结,是人类一切思维活动和思想成果的汇编。

无论大书还是小书,均可按人们读书的动机和目的约略分为五类:第一类为安身存命之书,第二类为建功立业之书,第三类为修养性情之书,第四类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之书,第五类是消遣娱乐之书。

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会明白并时刻提醒自己,无论读哪一类书、读多少书,一切认知的根本目的都在于尽可能地读懂大书,贴近或把握世界和人生的根本规律,惟其如此才不致于舍本逐末、沉迷字句之间而无以自拔。

读小书主要读观点、读背景、读作者;读大书则读自然、读历史、读生死、读人心。两者看似有异,实则在读法上颇有共通之处:

首先要有思考。可以说,读者的思考才是整个读书活动的主题和精髓。没有思考、不能激发思考的读书事实上是虚耗时日和毫无意义的。其次,应保持适当的审视距离。以我读小书的经验,读书时宜将书本捧在一尺以外,这种物理空间上的距离有助于构建认知活动所必须之审视距离。而具有审视距离常常是一个人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前提。换言之,读书要既在书中、又在书外。很多人读书进得去、出不来,只见枝叶不见林,从此为书所牵引,“满嘴佛话”却不解真经,就是因为未能在学习、领会和理解书本的同时给自己的心灵留出审视的空间。第三,要有涵容之心。每一本书的内容,都有它的局限性。只有涵容,才能帮助读者走出偏见,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到书里内容的潜质和未来。而且涵容有利于读者心态的冷静和稳定:涵容者得定。只有心定才有可能不因情志攀附在变化不断的外缘上而心旌摇动、无以为安,也才有可能以尽量冷静客观的视角去读书和思考。禅宗讲“定慧双修”要将“定”放在“慧”的前面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吧?若个体思想始终漂浮在动荡难止的情绪水面上,而没有或不能将根扎在水下坚实的、厚德载物的土壤里,即使有再多的“慧”也可能在片刻间倾覆。可以说,审视是为了独立思考,涵容的目的则在于冷静客观、兼收并蓄。第四,要钻得出、看得清不同的表达系统。一切观点主张、人物品性乃至社会变迁、自然发展的规律都是由这世上无尽繁复的表达系统所表达的。就观点而言,表达系统是一套特定的语汇集合;就人物而言,表达系统是具有个人色彩的语言行为;就社会和自然而言,表达系统则是千变万化的现象。

要读透书就要认清三点:表达系统不代表我们需认知的对象本身;表达系统和对象均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表达系统和对象之间有时会出现并不吻合甚至背道而驰的情况。所以只有钻得出、看得清不同的表达系统,才不会被纷繁芜杂的词句概念或局部与临时的现象所迷惑,才有可能把书读懂读透读进灵魂深处。

然而,仅仅会读书和读懂书还远远不够。读书是为致知,致知旨在践行,对每一个个体而言,读书求知、探索宇宙人生之幽微最终都要以某种心态和行为实践出来。如果没有践行,读书便如空中楼阁,既无根基也无用处,如果没有践行,读书不仅不能起到疏通心智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头脑的累赘。

践行分两种:一是心行,二是身行。

心行以谦。应通过反复历练和自省的过程,一点一点地抠掉自己的攀比心、厌憎心、狂妄心、烦乱心、多疑心、利欲心、怠惰心、骄矜心等等,最终使心态达到谦和慈悲的状态,而这种如江海般恢宏大度的心态反过来又会不断充盈和提升个体所处的智慧层面,使之更为博大和坚不可摧。

身行以健。应以勤奋精进的精神,不断扩充知识、转识成智、养智生慧,并尽可能使自己的人生能量最大化,在为亲人家庭和个人生活负好责任的基础上,随缘行善,助人生活、助人事业、助人智慧,乃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尽一切能尽之力。

中国外文局哇春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