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地互动育应用型人才

2009-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孔爱峰 我有话说

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应用技术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始终将“与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办学定位的核心内容,将“面向社会办学,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实现了结构、质量、规模、效益

的协调发展和历史性跨越,正在向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品牌大学迈进。日前,记者采访了该院院长傅大友教授。

记者:常熟理工学院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傅大友:校地互动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战略。2007年首届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开放活校战略”。明确要面向社会办学,实现与地方互动发展。

常熟理工学院地处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又地处经济总量列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的苏州市。这一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综合实力优势,为我校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也对我校培养适应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等应用型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2004年专升本以来,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牢牢抓住服务观念转变与服务能力培育这两大核心问题,主动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贴近地方、引领地方,加强同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着力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服务地方中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较好地体现了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价值。

记者:学校的专业建设布局是如何体现“校地互动”的?

傅大友:宏观层面,新专业的申报一定要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支柱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从学校的专业布局规划,确保新专业设置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与主导产业。微观层面,学校特别要求,院系申报新专业时要与地方政府部门广泛交流,了解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同时通过对所在区域人才市场和企业的连续跟踪、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人才需求和企业需求情况;并对周边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在此基础上邀请地方业界人士全程参与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等重要环节,确保专业设置的社会生存空间与后续发展。

为保证新专业申报设置的科学合理,学校建立了有政府、行业、企业各界人士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在审定专业申报报告时,充分听取校外委员的意见,确保专业设置更接近社会需求。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专业布局基本到位,已经建成以理工为主,覆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的37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呈现出与地方主导产业高度匹配的特点。

记者: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确保既“注重学理,又亲近业界”?目前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哪些特点?

傅大友:在形式与程序上,在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学校对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具体内容上,培养方案的逐步完善充分体现出学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意识逐步增强。

经过三次大的调整,目前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示出五个特点:首先是人才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其次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等模块构成,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第三是在公共平台课程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语言类等基础课程模块;第四是各专业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特别是增加专业方向选修课比重,同时,还推行辅修制;第五是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环节,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必修学分列入培养方案。2006级开始在培养方案中设置3至5周的独立实践周,主要用于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独立实践环节。

记者: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哪些?学生就业情况如何?

傅大友:我校主动走近企业,与企业合作,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形成了五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企业课程体系,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该模式采用“2+1+1”模式;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该模式采用“3+3+3”模式,培养结束后除少数学生淘汰外,大部分将为企业留用;三是“整体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二级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四是“校地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五是“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采用“3+1”模式,学生三年时间在校内学习,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项目实训、生产实习和预就业。

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部分专业达到100%,基本实现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满意。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