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电子一条街”到自主创新核心区

2009-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王世松 我有话说

30年前,这里是培养婴儿的摇篮;30年后,这里是挺立巨人的沃土。

北京中关村,一个与高新科技紧紧相连的名字。背负着“中国硅谷”的期许和目标,它像一个初生的婴儿般摸索着成长,由只具备产品集散功能的电子一条街一路走来,从“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到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区十园”,直至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而作为中关村科技园主体功能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园,也一直发挥着创新引领和带动作用。

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使这片园区在20多年中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诸多第一,它前进中的三次蜕变,在中国创新史上留下了里程碑的意义。

第一次蜕变:“下海”人游进开发试验区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中关村,一种律动打破了往昔的平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这个大院大所大学聚集的人才高地,开始出现了第一批“下海”的勇者。1980年,中科院研究员陈春先创立了全国第一家民办科技企业。

“让我们坐不住的是,当时科技人员只管科研,不问转化,科研院所里已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具有世界水平的新技术成果,围墙外却还是刀耕火种、人扛马拉的小农经济。”一位那时从中科院走出的企业家感慨地说。

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先行者们敢闯敢试,建立起大量民营科技企业,逐渐形成了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80年代后期,电子一条街及周边科技企业达到300多家,形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企业聚集区,被美联社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硅谷’”。但是,那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范尚未形成,政策缺位、赋税沉重的状况极大地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988年5月10日,喜讯传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首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对中关村科技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批准实施全国第一个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国家级行政法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将国家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财政、海关、外汇、价格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写入法规,形成了一整套措施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这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制的政策,大大激活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使海淀园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同时,这一举动带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勃兴起,53家国家级科技园区和众多地方科技园区纷纷建立,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第二次蜕变:带着辉煌步入“中关村元年”

试验区的建立,成效显著――从1987年底到1991年底,中关村企业增加到1300余家,年工业产值从4.8亿元(1988)增加到12亿元。

然而,新的发展产生新的需求。怎样弥合与世界一流园区的差距,进一步提速增长?海淀园再一次迎难而上――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科技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海淀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真正意义上的“中关村元年”由此到来。从此,一系列新探索火热展开――海淀园全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进行技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致力于国际化功能体系研究……

2001年1月1日,被称作中关村“基本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及时出台,把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成果最终通过法律体系固定下来。它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园区进行了全面规范,为营造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市场经济平台提供了制度和法规保障。在相关条款的激励下,全国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机构、第一家科技成果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以及第一家中国自然人与外商合资的企业相继在中关村诞生。完善的政策体系成为园区发展的有力依靠,众多海外留学归来的高新技术人才被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纷纷集聚到这里开创新的事业。

20多年的艰苦创业,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础创新取得巨大进步,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曙光公司四千A计算机突破每秒11万次大关,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能够制造应用11万次以上的国家;

中兴的多媒体芯片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第一颗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

科兴公司非典灭活疫苗临床实验,成为世界上首例通过临床疫苗实验;

在移动通讯领域,大唐、联想、信威,北京邮电大学等企业院校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创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位处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域的海淀园区,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独特优势和良好特点。近十多年海淀区生产总支出和财政收入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生产总值居全市前列。2008年,海淀园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4900亿左右,占中关村科技园区总收入近50%。每年技术交易额海淀区占全国的20%,其中60%以上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在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各类人才约60万人,高端领军型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海淀园。

第三次蜕变:“核心区”领跑创新型国家建设

机遇和挑战,总是比肩而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我国面对的既有辉煌成就,更有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怎样依靠科技力量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重任又一次落在了海淀园肩上。

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对中关村的第三次批复,将中关村定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月,北京市宣布将海淀园定位为示范区核心区,希望在海淀园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更高层次上的改革开放,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为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海淀园又一次成为全国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排头兵,负重领跑。

新的目标就在前方――将核心区建成“两区、三中心”,即全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首都创新人才发展中心、首都科技中介中心和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首都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试验区,为国家走创新型道路做好引领与示范。

大刀阔斧的改革试点工作,渐次展开。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在新的征程上铺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