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总想起山里的孩子

2009-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振华 我有话说

眼下,城市里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掌上明珠。他们一年四季被浸泡在蜜罐子里,冷不着,热不着,渴不着,饿不着,一切都是那么悠然。每当我看到他们由大人们用汽车接送上学,仰在柔软的皮椅上,抱着各式饮料,夏天享受着冷气,冬天有暖风相伴的情景,就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们那个山村的孩子们。同样是该被时

时处处呵护的年龄,他们却无法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而是被托付给大山,在广阔的原野自由奔跑,与大自然里的小草、野花、树木一起成长!为什么称他们是大山的孩子?因为他们坚韧的性格来自大山,他们质朴的真诚来自大山,勇于担当的精神来自大山。

山里的孩子很早就做着与他们年纪不相符的事情,比如家家的孩子都要挑水。个子不够高,就把扁担两头的铁钩向相反的方向挽起来,满桶挑不动,就先挑半桶,总之肩上要达到足够的分量,这是他们给自己下达的“指标”。由于过于负重,孩子们的脚下变得很轻,所以常常被重重地摔在覆盖着尺厚冰凌的井台上,他们爬起来,拍拍屁股,再重来。孩子们必须分担起一部分家庭生活的重任,他们不管做什么,没有谁接,也没有谁送,更没有谁呵护,即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也不畏严寒,独自应对一切。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要冷得多。每年霜降过后,气温骤然下降,晚上常常要到零下20度,屋里的玻璃窗、脸盆儿、水缸等凡是有水见雾的地方统统结冰。从山那边吹过来的西北风更是兴奋和猛烈,用劲横扫空旷的原野,小河、水洼迅速凝固,大地也变成石头般坚硬。然而,寒冷阻止不住孩子们上山打柴、割草的脚步,只要日子还在继续,他们就和大人一样一刻也不闲着。他们用不着谁催促,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干活儿意味着本分、厚道,更是一种责任。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回到家放下书包,就拿起镰刀往山上跑。割柴、打草的地方,通常离家几里路甚至更远,回家时太阳早已落下。他们背起柴禾,必须快步往家赶,因为割柴时被汗水浸湿的棉衣,遇到冷风会变得冰凉。到家后他们赶紧脱下棉衣在灶膛口烘烤,再穿上,这样湿了干,干了又湿的棉袄一穿就是一个冬天。

那时山里的孩子身体里也许有大山的基因,什么也不怕,饥饿、寒冷、苦累,都不算什么。那年代日子过得那么紧巴,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一腔火热,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他们脚下的那片热土,他们对“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谚语有着很深的理解。

再苦、再累、再饿、再冷,也没失去小孩子的天性。白天做了很多活儿了,到了晚上,各家的小孩子被孩子头唤出家门,还要去找乐趣。为了克服寒冷,他们玩的项目非常实际,大体是“一静”、“一动”两类。“一静”就是晚上钻山洞,下白薯井,爬地窖,或是躲在麦秸垛里,这些都是冬暖夏凉的地方,孩子们在里边一呆就是个把钟头,听孩子头讲故事,享受着他们心目中的美好时光。“一动”就是离开山洞和白薯井,立马推着“铁环儿”沿街奔跑,或是打仗摔跤,只要他们还没有玩够,谁也阻止不住他们。也许他们的好动能抵御寒冷,也许家里的温度没比街上暖和多少,也许他们在一起的快乐让他们忘了严寒,所以他们经常玩到很晚才回家,每天都能听到家长们在街上呼唤他们孩子的乳名:“铁蛋儿、拴柱、英子、二丫……回家了!”回到家,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游戏机,孩子们钻进被窝,习惯地啃着冻柿子,看着坐在炕中间做针线活儿的母亲,渐渐地入睡。

早年的孩子,可能也渴望像今天这样的幸福,不要总被寒冷、饥饿折磨,但他们得到的却是另一笔财富:苦,能磨练意志;累,能磨练意志;冷,也能磨练意志。他们丝毫没有抱怨,也从来不懂得抱怨,只是从容应对,直面一切,于是,造就了他们那一代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高尚品德。这,也许就是如今蜜罐中的孩子们所缺失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