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本有价值的北京水利民俗志

2009-12-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一本有价值的北京水利民俗志

李健威周锦章

北京最缺的,也是全中国最缺的,是什么?是水。那么,最不缺的呢?是文化,是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赡的中国文化。这两个东西能相提并论么?能。老百姓治水、用水的民俗中,大有文化内涵。这文化告诉我们,节水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京

民间水治》(董晓萍等著),就是这样一本探讨北京人用水民俗文化的著作。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从历史到现在,无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人民,水都是福祉和灾害交错相伴的综合体。一部水利史,同时也是农业国家兴衰亡替的资源利用史、社会秩序治理史和中国人辩证思维的记录史。如今,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人口的超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有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原因,使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继承历史水治传统和民俗智慧,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水利文化和社会运行系统,形成可持续的用水战略,就成为亟需关注的问题。

此书利用地方史志文献、政府档案、田野调查资料、数据库分析数据和数字地图,爬梳了北京民间治水用水的珍贵史料,意在寻找和阐释在现代社会依然流传的节水民俗,引导现代人思考节水与幸福观的关系,合理用水。如此看来,北京民间水治的研究,对建设我国现代社会用水模式的适用个案,具有超越首都城市本身的重要意义。

对于治水和用水的研究,自然科学家的著述较多,从人文社会科学角度开展的考察和研究相对较少,至于对北京用水的社会学和民俗学方面的综合研究,更是阙如。因此,说此书是填补这方面研究空白的开山之作,亦不为过。作者指出,在北京城市水资源十分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市政水法管理与市民合理用水问题,不仅是技术、人口、制度、经济和政治问题,同时还是民俗文化问题。水多水少的实质,是人类自身分配、控制和使用水资源的共享习惯和群体规范。作者认为,在中外城市史上,城市的活力之源即为水源,对北京这种缺水城市来说尤其如是。发挥民间水治传统,政府与市民合作解决用水问题,是保持城市生命力的关键,也是维护一个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重心所在。

那么,如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对接呢?作者选择了历史、现实和民俗社会共同构架的方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治史为例,作者指出,近6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北京城市用水也随之转型:解放初增加了城市工业建设,造成了农村水源地工程的配套上马,反过来又降低了北京城市水位和水系安全,但民间水治传统还在潜移默化地左右着城市规划和居民生活。1980年后,大多工厂关停并转,北京城市用水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节水民俗价值随之提升,京郊农村用水民俗也顽强地起着预警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环保用水理念对北京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城区和农村水源地的绿色环境,市民们意识到,亲水、爱水和节水,对于北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市未来幸福观的实现,具有双重作用。社会上下节水观念教育的互动,已经形成建设北京节水文化的新景观。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