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调结构 扩内需 惠民生

2009-1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2009年年底,中国经济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人们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充满期待。有人说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应对的不确定性最多、决策最难,明年的宏观调控像“走钢丝”,很难平衡――既担心扩张性政策过猛,引发投资过快和通货膨胀;又担心刺激政策早退,引发经济第二波下滑。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9年中国

经济主旋律定下了调子,指明了明年的经济走向。

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一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作了总结。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虽然明年的宏观政策在大方向上与今年的相同,但也有许多新的内容和转变。”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分析说,今年的重心是“保增长”,明年的重心是“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

首先,把结构调整放到了重要位置,明确提出要靠城镇化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和城乡结构。人口的集中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又是消耗低、排放低、就业多的产业,这为中国经济打通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破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

其次,去年以来,从四万亿元投资到十大产业规划,“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中,明显重视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拉动。就是投资结构本身也有调整,财政投入重点转向“三农”、公共服务、民生和生态领域的投入。

第三是重民生。会议提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吸纳劳动力多的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从社保、住房、医疗等方面分别进行突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周天勇说,这三个转变都直指一个方向、这三个调整的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转变发展方式。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提了多年,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过于依赖物资消耗。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性更加突显出来。以钢铁为例,目前我们有6.6亿吨的钢铁产能,而去年的产量是5亿吨。可去年的消费量才4.53亿吨,有一部分产能是过剩的,这导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钢材价格下跌50%,中国钢铁企业当时度日如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周天勇认为,从生产角度来看,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来看,要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发展方式上看,要把经济发展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提高到依靠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和提高创新能力上。

扩内需: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重点

有人认为,明年房地产政策有可能收紧,要赶在年底前购房,搭上买房优惠“末班车”。这种猜测似乎并非没有道理――在经历2009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之后,中国的房地产总体涨幅已经超越2007年,有人预测明年政策会打压房地产市场。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房地产消费消息后,让欲购房的人吃了个“定心丸”。

除了房地产消费的优惠,今年以来,从家电下乡到汽车下乡,从小排量汽车减税到家电以旧换新,再到农机具的补贴……这一系列的刺激消费政策,在短时间内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家电下乡为例,全国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三千多万件,实现销售额560亿元。这些政策对今年扩大居民消费也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今年1―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7.2%。

虽然,今年我国的居民消费和内需拉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3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消费增速仍然相对较慢,消费还需进一步拉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分析说,尤其是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的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解决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牛凤瑞研究员表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也是扩内需举措的新亮点,并首次传递出将“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重要信息。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变成城市人,不仅有利于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惠民生: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

“只有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老百姓收入提高了,保障健全了,才能够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大动力,也才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2009年,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明年中国将继续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此外,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些民生政策,是增强消费、保证中国经济求得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解决的深层次改革。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航船将继续破冰前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图为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一幢18层的建筑实现结构封顶(12月4日摄)。该建筑的4至18层将全部用作困难群众的廉租房,共有 180 套。

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