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立科技活动周和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9-12-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科技活动周被人们公认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把科学技术直接带到广大公众身边,日益赢得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目前,有很多国家举办政府资助的全国科技周之类的科普活动。

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复从2001年起,每年5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科技活动

周”,具体工作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为保证科技活动周的顺利实施,依托已经建立并运行良好的科普联席会议制度,组成了以科技部为组长单位,中宣部、中国科协为副组长单位,包括中央与国务院19个有关部门在内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组织委员会,并建立了科技活动周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科技活动周组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同时建立了由十位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组成的科技活动周指导委员会,指导科技活动周组委会的筹办工作。

科技活动周设立伊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2001年首届科技活动周举办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作出批示,指出“举办‘科技活动周’,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致信科技活动周,明确要求“努力使‘科技活动周’成为加强科技工作者之间交流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渠道,成为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成为加强科技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九年来,温家宝、刘延东、陈至立、周光召、李蒙、韩启德、万钢等先后出席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并亲自参加相关活动。特别是2003年科技活动周举办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温家宝总理致信科技活动周指出,在这个非常时期举办这个科技周活动,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在各地各部门的直接参与下,科技活动周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据粗略统计,九届科技活动周期间,各地各部门累计组织各类群众性科技活动近十万项,全国有七亿余人次参与了各类科技活动,有十余亿的公众收看(听)了科技活动周的新闻报道和专题节目。其中,直接参与科技活动周的相关活动的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就有500余人次。

科技活动周的成功举办,其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和效果逐年扩大。第一,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科技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重要应急平台。九年来,科技活动周历经多次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无论2003年科技活动周举办前夕突如其来的非典,2004年科技活动周期间的“禽流感”,还是2008年科技活动周举办前夕四川省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科技活动周组委会都沉着应对,周密部署,迅速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展开了一次次卓有成效的科普应急行动。第二,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集成社会资源,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科技活动周的成功举办,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推出了一批科普作品和产品,凝聚了一支科普工作队伍,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普工作机制。第三,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促进公众直接参与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科技活动周突出了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成为促进政府、公众、科技工作者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载体,拓展了公众参与的空间,促进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第四,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各地各部门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每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已经成为年度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列入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年度科普工作计划。

2006年,为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科学素质纲要》对未来15年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明确了新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任务,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工作重点。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