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

2009-12-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评委品书

一本科学教育的好教材

《科学的旅程》

[美]雷・斯潘根贝格[美]黛安娜・莫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的旅程》是一部关于科学发展的编年史著作―――从古代的科学萌芽到中世纪的科学蒙难,从16世纪的科学革命到17世纪的近代科学,从18世纪的理性时代到19世纪的综合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科学到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前沿,一共五编56万字。

该书对每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发展,都是分三个部分进行考察: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科学与社会。讲到近代科学革命,本书从哥白尼到牛顿,从维萨留斯到哈维,分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门类,描述了从16世纪近代科学革命到17世纪近代科学诞生的全过程,得出了既是尊重历史的又是合乎逻辑的结论。最后,作者在书中的重大科学事件描述中,突出了人的因素,因为科学不仅是知识,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科学家、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本书的描写重在科学发现的过程,包括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使读者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和伟大。

我以为本书也完全可以作为我国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教材,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服务。

―――中国科技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

聆听季羡林

《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著华艺出版社

《风风雨雨一百年》―――季羡林自选集的最后一册,挺特别的:书不大,却林林总总,图文相宜,收录的作品是他一生不同时期的全景记录,篇目由季先生选定并题序;文章立足“存真求实”,全无删改,也是先生自己的意思。书中的7个部分像一串串记忆的珍珠,把老人风风雨雨的一个世纪串起了一个美丽的圆。

季先生为这套书写的代序《做真实的自己》,很短,很朴素,道出了“真实”在一个纯粹的学者内心的权重。阅读《风风雨雨一百年》的感觉特别美好,无论书中灰黄色的童年记忆、留学十年学术研究的发轫,还是看他笔下的恩师、亲人、友人,听他谈人生、谈读书、谈中国知识分子、谈他的病和老年的思索,都亲切过瘾。我还在书中看到了1995年7月,笔者到季先生家中诚约先生撰写的、分四次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寸草心》四篇。再读时,那天先生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相信见过或没见过季先生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意念中都会有和蔼熟稔的一位长者在面前,话不多,声也不大,但打开话匣子就由不得你不凑过去听,听了必有所得,领略到真正的大家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

―――高级记者、《新天地》杂志社社长、总编夏欣

庆祝文津图书奖五周年

王渝生

总评一年一度的文津图书奖到今年已经五周年了。逢五逢十是大庆,是应该大大庆祝一番的。

为学术津梁,做文化使者,作为图书的收藏者和管理者,国家图书馆通过文津图书奖在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这三者之间建立了联系的纽带,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我每年都企盼着文津图书奖的选评活动。一则是提前好几个月,国图就派人送来了一大箱初评选出来的50来种图书,让我每天晚上都有一顿丰盛的精神夜宵,倘佯在书海里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二则是参加终评会议,可以同国图的馆长和各位评委一起交流切磋,讨论甚至争论对参选书籍的看法,这大大提高了我读书的品位!三则是出席颁奖典礼,与那些熟悉的或者初次谋面的获奖书籍的作者和出版人济济一堂,交谈中获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净化了心灵!

文津图书奖每年产生10种获奖图书,30种推荐图书,其中翻译作品不超过1/3,自然科学类的书籍不少于1/3,这就鼓励了原创性的作品,同时也鼓励了科学普及的作品,重视提高公众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获奖图书和推荐图书,既有大部头的名家名著,也有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小品”,严肃的,活泼的,亦庄亦谐,老少咸宜。例如,本次评选出来的获奖图书,既有以全球史观把全球化历史化、历史学全球化的《简明新全球史》和酌古斟今的编年体《科学的旅程》,又有聆听季羡林娓娓道来的《风风雨雨一百年》和将文与画巧配姻缘的《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既有严肃的《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和《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又有自成一格的《风化成典:西藏文化故事十五讲》和《亲爱的安德烈》;既有政论文式的《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又有诙谐的《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居然把视觉、听觉和味觉联系在一起,极富趣味性和吸引力,这不禁使我想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一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英国化学家波特则说过:“五岁的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好奇、好问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而这也正是科学家的基本素质。只有好奇,对未知世界抱有惊讶的态度,才能有所发现;只有好问,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的激情,才能有所发明。文津图书奖五岁了,他也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也好奇,寻觅世上的好书;他也好问,这些好书好在哪里?于是搜集,选评,审读,讨论,得出结果,写出评语,推荐介绍,力图影响社会。

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陈方正著三联书店

陈方正的《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是一部研究西方科学史的重要著作,在我看来,其重要的程度,在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所写的同类著作中,当居榜首。如同副题所示,该书的宗旨是欲寻求“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这个重大问题的答案,因而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科学史研究,作者循此对前人的相关著述做了艰深的梳理和考究,而结论则隐含在该书的正题中。这个结论便是,现代科学是奠基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大传统(“继承”)经历了牛顿革命(“叛逆”)后的产物。

本书中论述古希腊科学传统的篇章是最富有启发性的,西方科学的源头和现代科学之所以诞生于西方的秘密皆在于此种传统。本书作者做的是西方科学史研究的文章,实际上也是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对中国文化传统做了深刻的反省。我本人认为,本书对于一般关心中西文化问题的读者也极具价值。事实上,中国科技的落后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我们在哲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领域同样是落后的,因此,从整体上反省中国文化传统的缺陷,从而寻求变革的方向,是每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的责任。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

捕捉西藏文明:像风一样的灵魂

《风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讲》马丽华著中国藏学出版社

在我看来,这本原来只是准备写给西藏青少年阅读的通俗性文史著作,或者如作者所言,只是准备写一部有关西藏历史的“故事书”,却由于作者长期的积累和才情的卓异,也由于作者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笔致的越轨,使得这本书的写作超出了预定的目标,变成了一本集历史,传说,散文笔法于一体,把知识与考古,宗教与人情,远古与现代性杂糅到了难以命名程度的书。也许只能说,它是一本很好读,广博,灵动,含情,时见幽默,想象力丰富,能打通古今,不断加入作者自己心性和理解,笔墨洒脱的,可以与读者交心的书。

作者无意于缩写严整的西藏文明通史,她只是想通过西藏历史上一些已成为文化密码式的人物、事件,来解读、来演绎西藏历史文化的底蕴。于是在纵览西藏地区数千年风云变幻的基础上,撷取了一个个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它既是史地,又是传奇。正如作者马丽华说:自然界的风以可感的流动,人世间的风以岁月的形式,那样一些曾经,曾经的曾经,登场又谢幕,风水轮流转,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到历史经验,小到个人命运,这片高寒的土地上演绎过多少悲欣交集的鲜活剧目。在以岁月形式的风化过程中,大多成尘,不知何往;仅有少数人事,因其自身质地的缘故,沉积下来,风化成典―――典故,典范,经典,名典。拂去尘埃,披沙沥金,才有了这样一本书的有限呈现。

――评论家、研究员雷达

倘不遇故,何以知新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马立诚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生活节奏加快了。”―――这是人们经常说并且经常感受到的。我们生活在哪儿呢?我们生活在时代里。因而“生活节奏加快了”这一句话,又是时代演进之节奏加快了的另一种说法。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这三十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辩、变、快。

“辩”是改革开放的端点,正如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端点。只不过,前者是真相,后者是推想。

在中国,1949年后,关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一辩起来,往往便上纲上线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

那么,这是一部很“政治”的书吗?

当然具有政治色彩,但并不属于那种令人敬而远之的“政治书”。因为作者也只不过引领我们回顾一下,三十年来,改革开放之中国曾经历了哪些事情,那些事情对中国包括对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影响作用?回顾以往,差不多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少有些意义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坐标,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因而改变了。三十年后的今天,亲历了这三十年的中国人,现在是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又几乎都与三十年来其变之快不无关系。

而更主要的是,也许,此书有助于我们预见中国的明天,并对自己明天的人生,也能超前作出判断和准备……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作家梁晓声

蛋的诞生:关于《吴冠中画作诞生记》

《吴冠中画作诞生记》吴冠中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吴冠中画作诞生记》的编者,将吴冠中先生的文与画巧配姻缘,使读者在赏画同时,了解画作诞生之得失苦辛。

这些关于诞生的叙述,不但提供了画作的背景,从中还可以窥见作者生活经历、画风变迁的轨迹,乃至思想的吉光片羽。

哺育了作者童年的江南,一次次复现,难怪他会觉得自己“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大西南,有作者的青春岁月和爱情,《老重庆》等画作中,似乎蕴藏着特殊的怀旧的温暖。1940年代的巴黎美术学院,是他和西方艺术神交之所,四十年后重逢,边上的咖啡馆状貌依旧(《夜咖啡》)。从巴黎回到新中国,他画他挚爱的祖国的风景,从江南水乡的春阴漠漠(《桑园》),到雪域高原的寒山莽莽(《扎什伦布寺》)。文革开始,他被下放到河北乡村劳动,面对那片“枯燥乏味的平原”,直到饥不择食的“画眼”,猛然发现了“庄稼的青春之美”。于是,他用粪筐代替油画架,画出了华丽开屏的红高粱(《高粱与棉花》)。改革开放后,他笔下的景物异常丰富,从苏州园林(《狮子林》《鱼乐》)到徽州古村(《残阳如血》),从神秘的新疆(《高昌遗址》《交河故城》)到奇异的东北(《长白山下白桦林》),从尝试水墨香港(《都市之夜》《海市蜃楼》),到发现张家界和周庄(《张家界》《水乡周庄》)……在这些画作与文字之间,作者画风和技法变迁的脉络清晰可寻。

这本画作诞生记,无疑会使读者对母鸡和鸡蛋两者都产生更深的理解,这也说明认识母鸡未必不是了解鸡蛋的捷径。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钢

文明的相遇和相互影响

《简明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美]希瑟・斯特里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明全球史》是一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演化的角度来编辑的历史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世界史教材只是简单地将各民族、区域或者国别历史进行汇总,它关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不同文明相遇的历史脉络。不同的文明相遇后都会产生相互影响,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这种相互影响,无论是帝国的扩张,还是远距离的贸易,还是文化的传播,甚至是疾病的蔓延,各个文明都在独自传承和相互影响下共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正是由于文明的相遇和相互影响,人类文明不再是孤立的、相互割裂的各个部分的简单汇总,而是发展成为统一的整体。因此,必须采取一个完整的视角来考察人类文明的演化进程。《简明全球史》就是站在这样的立场进行选裁和编辑史料的,同时,本书在历史叙事中选择了一些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例如张骞、玄奘和多娜・玛丽娜等,通过他们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不同文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今天的人类文明是历史上各个文明相遇、相互影响发展而成的整体,在方法论上就需要站在各个文明之外进行观察和阐述,才能真切的刻画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教授詹福瑞

多一个视角看世界

《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美]马克・佩恩[美]E.金尼・扎莱纳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小趋势》的作者马克・佩恩、E・金尼・扎莱纳以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为人们精心画了一幅变化着的美国社会新趋势的素描,素描反映的美国社会的当下小趋势,是丰富的,发展的,生动的,鲜活的。

这本书,或许可以成为一个通道,走过去,我们得到的收获,不仅仅是了解了美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多么巨大而又静悄悄的变化,还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观察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读这本书,我们得以借鉴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见微知著,从细微处洞察未来发展,改变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对新事物的麻木、对小趋势的忽略、对大趋势的偏好与热衷,以致对世界发展前景的某种盲目的悲观的情绪。我们发现,多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我们面前的被观察对象就会更加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变化万千,丰富多彩,希望无限。当今世界急剧变化的基本轨迹,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曾经的共同性在消解,新的共同性在形成,老的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在衰落,新的文化正生机勃勃为自己拓展空间……这就是今天的世界。

“未来不可能跟预测的一样……但是你更深入地观察,你看到的世界将充满各种不为人知的、很难发现的力量,实际上,带来明天大变化的正是这些小趋势的力量。”读过这本书后,作者的提示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我们从自身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变化中得到的也是这样的体验。

――高级记者、光明日报图书出版部常务副主任庄建

科学的表情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科学松鼠会编著上海三联书店

科学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科学通常是我们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工具,他神圣、庄严,同时也不苟言笑。我们很少想到,科学也有柔软的身段,俏皮的面容,欢喜的心境。《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呈现出来的科学就是这样一副表情。

这本书是科学松鼠会会员科学文章的结集,就像这本书的书名:声音有颜色?声音可以品尝?这多少让人坠到五里雾中。他们的文章全不按科普文章的常规出牌:常规是名词解释、科学原理、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却是从一个小的社会话题出发,其中的机趣、背后的故事就那么蔓延开来。必须承认,他们写得俏皮、轻松、灵动、喜悦、酷,看着有一些漫不经心、不动声色、有一些揶揄自嘲。还有,他们写的科学是课本里没有的,很难说清是数理化还是天地生。也必须承认,这本书中的科学写作有些戏谑、有些调侃、有些无厘头,并不是40岁以上读者阅读的习惯,甚至可能还有些别扭。那其中的暗喻、隐喻也不少,有他们自己的语境和语言习惯。

―――科学时报・新闻中心主任助理、主任记者杨虚杰

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安德烈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著名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和她生活在德国的十八岁的儿子共同写的一本非小说类的书《亲爱的安德烈》,收集了作者母子二人三年中几十封往来的书信,给面临同样困境的家长和子女提供了一个“范本”,值得一读。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儿子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深切地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作者与儿子在进行沟通、交流的书信中都是敞开心扉,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前所未有的深入,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本书给家长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范本,给孩子提供了了解家长的渠道,是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增强两代人相互理解的成功尝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