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充满质感的影像历史

2009-1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苏六 我有话说

作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献礼纪录影片,《澳门十年》的制作和播出,其实现的功能价值不言而喻:澳门社会十年发展历程的影像记忆;“一国两制”治澳方略的理论演绎与现实检阅;澳门人“爱国爱澳”、“人心回归”情感取向的集体表达。它是中国国家形象的一次成功的政治传播。

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

府联合摄制的这部400分钟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历时一年,选择了包括50位澳门政要、200多位澳门市民在内不同层面、不同界别的澳门人,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用影像语言完成了对澳门十年不凡历程的集体记忆和书写,构筑了一部澳门社会生活的影像志。

十年历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作者时而以线性的时间为纵轴、时而以点状的空间为横轴的叙述结构中,向我们演示着一种与澳门十年历程中澳门人的心态变化相契合的情感,一种与澳门社会现实变迁相匹配的节奏。正是这种有变化的情感描述,有起伏的节奏展现,使得《澳门十年》拥有了一种平和的真实感。

在《澳门十年》的访谈中,两任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都自觉认为“爱国爱澳”是澳门人核心价值。纪录片感性的叙述把澳门人“爱国爱澳”的体认过程娓娓道来:澳门市民春节时到妈阁庙上香祭祀、吃团圆饭、舞龙欢庆;修社老人长达半个世纪的普通话推广;林显富夫妇几十年来对爱国教育的传承和坚守;修女苏映璇校长“有国才有澳,有国才有家”的朴实情怀;还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当天在澳门第一面国旗;每个国庆节在广场搭建的“国庆牌楼”……等等,澳门人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将爱国的真挚情感互相传递。

《澳门十年》也陈述了祖国作为后盾伸出援手,使澳门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机的故事。正是基于一个个实实在在事实的表述,情感的真实表达才有了依托。爱国和爱澳精神理念,已经植入澳门的社会文化当中,融入澳门人日常生活当中,愈久愈深。

《澳门十年》是一个值得多重解读的影像文本,意义深远。

首先是这部文献纪录片具有流传的文献品质。这是一段由澳门人自己书写的历史,是由多个层面共同写就的社会影像志,全方位又有立体感。其间的人物选择注重的多样化和代表性,使得影片在内容构成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平衡。而且他们都是亲历和见证者,使得讲述的真实性得到提高。影片中多次通过十年前和十年后的影像比照,不仅有了历史感,更有了体现变化的坐标,直观而形象地展现了澳门回归后十年的重大成就。

其次,这部文献纪录片具有言传的传播特性。影片的内容故事在细节、情感的支撑下更显得真实可信。而亲历和见证更容易变成一种传播的力量:亲历澳门传统渔业的兴衰的渔民陈明金;见证澳门旅游业兴旺的三轮车夫徐锦波;不忘回报祖国的老字号六记粥面店老板李明佳;选择留在澳门的海湾餐厅老板土生葡人飞曼华等等。他们真情的表达、真心的诉说,寥寥几句,就能打动观众的心,让故事传播得更远。

第三是数据展示所赋予的实证的力量。《澳门日报》董事长李成俊说:“澳门这十年来的发展,超过一千几百年的发展”,显得有点感性。不过,片中采访的澳门理工学院杨允中教授的数据似乎可以说明问题。在2009年开始,他的“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围绕对澳门特区十年发展进步进行了5000多个家庭以及各行各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意调查,调查显示:95%以上认为一国两制成功,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超过70%。近年来,尽管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澳门市民私人存款平均每人增加20万澳元,市民私人住宅占有率高达80%,而社会的失业率更是下降了50%。

从政治上讲,从国家公权力的行使,从民权的保障,澳门都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从经济上、民生上,澳门也进入一个历史上的最好的发展阶段。澳门形象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同,澳门特别行政区,应该说是一个有效验证一国两制的合格样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