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出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特殊使者”

2009-12-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通讯员 周小静 我有话说

2009年1月,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2台5万千瓦机组正式发电,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当地工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们脸上溢满喜悦,他们由衷地说:“电厂从立项到发电只用了3年时间,全靠援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亲人了!”

这一帮,让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新高点

新疆兵团一师

阿拉尔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新疆重要的棉花及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师市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当地电力负荷越来越大,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中央确定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对口支援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市。经过深入调研,中电投决策层决定与兵团一师阿拉尔市共同出资兴建“阿拉尔新沪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工程,以彻底解决困扰当地发展的“电荒”难题。

投资6.53亿元的新沪热电联产工程是新疆兵团一师建师50多年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为保证项目质量,4年间,中电投集团公司先后从上海、北京、河南等大中城市选派多名电力专家赴疆参与、组织电厂建设工作。

作为中电投选派的首批专家,琚立生和袁向东深知入疆工作的责任重大。为给项目牵好线搭好桥,他们与当地同事一道,多方奔走,积极协调,认真组织项目前期各项工作。一次次沟通项目建设地点和规模、一遍遍汇报项目进展和衔接情况,反反复复优化设计方案……辛勤的工作奠定了工程建设的坚实基点。兵团一师原政委、现任兵团副司令员刘建新说,“你们是出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特殊使者’,电厂项目在国家能立上项,是你们援疆干部对我们最实在的支持,你们这一帮,让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新高点。”

立项后,迅速建设电厂便成为头等大事。2007年,当第二批援疆干部邵军民、李建勋拿着国家批准立项的文件来到阿拉尔市时,他们面对的工程现场除了泥泞的道路,就是一片空旷苍茫的戈壁荒滩。为争取早日建成发电,邵军民、李建勋一到现场,便穿上大雨鞋,深入工程现场了解工程进展和施工现场场地的布置规划等有关情况。

阿拉尔新沪公司热电工程开工之初,工作千头万绪,不仅缺乏先进的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理念,而且热电工程建设人才极度匮乏。针对这种状况,邵军民、李建勋决定从内地引进先进的电建管理模式。经过考察,最终确定由西北电建管理公司参与阿拉尔热电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及工程资金控制等,解决了管理上的燃眉之急。为满足工程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邵军民、李建勋还积极协调,为阿拉尔热电工程建设争取无偿技术援助。在工程安装建设阶段,技术总监刚向东、项目小组绍声新等9人又先后参与项目建设,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对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你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成功的经验

李晓民、陈晓宇是来自北京和河南的第三批中电投援疆干部,与前两批援疆干部的艰苦建设不同,他们赴疆工作的任务是确保电厂正常运行。任务虽有不同,责任却同样重大。2008年9月,刚到任的他们便出现在了电厂工作的第一线。当时正逢城市居民集中供暖季,工业企业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刚投入并网试运行的阿拉尔新沪热电工程1号机组设备还不完善,2号机组和3号锅炉尚处于紧张的设备安装之中。面对紧迫的时间和繁重的任务,李晓民干脆在现场办起了公,引入中电投安全理念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为推进热电工程的建设积极献计献策。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奋战,李晓民和参战的全体干部职工终于在新年的炮竹声中迎来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30刚出头的陈晓宇已经在生产岗位上干了10多年,不仅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还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作为技术专家,陈晓宇来疆后便致力于解决电厂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针对电厂保护自动不具备条件、投入率低的实际情况,陈晓宇认真分析了机、炉、电、化、热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反复研究,逐个破解。攻坚专业问题之外,他还利用自己的管理经验,协助电厂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坚持定期组织运行管理人员召开安全事故预想和事故分析会,全面推进新沪热电安全管理工作。陈晓宇告诉记者,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他几乎总是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最怕的就是电厂半夜打来的影响发供电的电话。终日的奔波劳碌,给他原本满头的乌发增添了丝丝霜色。

一脚踏进塔里木终身便是兵团人

在阿拉尔市有一座地标性建筑――三五九旅纪念馆。纪念馆记载了359旅“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历史。李晓民说,“中电投公司为纪念馆无偿援助1500万元就是为了表达集团公司对这支光荣的部队的深情。兵团人这种无私奉献、吃苦、创业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只有把工作做的更好,才能无愧于组织的重托。”

除为电厂的日常工作奔忙外,李晓民还参与了农一师阿拉尔市“兵地合作”项目2×135MW热电联产项目工程的前期规划,促成了中电投集团与兵团一师高层互访和中电投新疆能源公司与兵团一师合作项目,落实了援助新疆兵团的4000台彩色电视机、第二批1600万元援助资金项目的到位以及中电投上海电校对兵团一师定向招生项目。此外,李晓民、陈晓宇还与集团公司协调,继续做好集团公司对兵团一师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育工作,目前累计完成人员培训400余人。针对新沪热电公司目前运行状况,集团公司又抽调7名专业技术骨干,对新沪热电公司实施无偿援助,并充实到生产一线,进一步提高了新沪公司运行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起了安全可靠的运行长效管理保障体系。

“一脚踏进塔里木,终身便是兵团人。”中电投集团公司党组选派的6名援疆干部用对边疆人民的满腔热情、用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高质量答卷,边疆人民必将铭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