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的外部影响因素

2010-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的复苏阶段,世界经济仍受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欧洲板块不止一个国家面临主权财务危机困扰、欧元体系面临考验,发展中国家外部需求恢复乏力、未来外部融资成本高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报告从对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判断、全球科技创新的周期变化、全球产业结构、国际金融体系的再平衡调整、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中所面对的外部风险等方面,分析了本轮经济复苏过程中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报告指出,从危机的性质来看,本轮危机并不是由金融领域的局部非系统风险所引发的,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经济失衡所引发的全球利益分配差异及相关问题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在此判断的基础上报告认为,全球经济中的种种风险都与全球经济的失衡相关联。那么这次危机进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否意味着对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调整呢?这要取决于对危机性质的另一层意义上的考察,即是一次全球经济的总危机还是一次周期性的危机。如果是总危机,那么危机的调节必然意味着全球分工格局、技术范式、以及全球“中心-外围”格局的变化;如果只是总危机爆发之前的周期性危机的调整,那么,其结果并不是对现有格局的改变,而只是量的微调,具体形式会表现为价格向价值(或均衡价格)的趋近、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趋近、经济的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趋近。从2007年以来的经济危机能在两年左右就出现了复苏迹象,以及这次危机并未引发全球社会政治危机的情况来看,报告认为,这次危机的性质属于总危机爆发之前的周期性危机的调整。

报告认为,在周期性的危机调整之后,国际经济的大格局不会发生更本质的变化,这一结论的基础在于对全球技术创新周期的判断。目前形成的以美国为金融和科技创新中心、以日德为高端制造业中心、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低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以及与此相应的全球经济失衡规模的扩大,有两个重要推动因素:一是信息技术创新高潮的出现,二是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之后的金融自由化调整的成功。就技术创新而言,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创造出了包括无线通讯、个人电脑、网络交易等多个新兴的需求领域,同时在信息技术推动下所形成的全球网络生产体系,也促进了外包等新型产业转移途径,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创新推动下才形成东亚中高端产业的制造业中心。然而,报告在对OECD国家的基础创新周期性发展趋势的考察中发现,尽管这些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仍在提高,但增长率开始趋稳。与此相反,研发的产出量(用专利申请数量衡量)却呈现了U型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产业创新高潮退去的过程中,人们所期望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替代能源领域中专利申请数量,在2000年后并没有明显提高,这同上世纪90年代信息领域专利技术数量的增长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这说明,在信息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步衰竭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替代性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新能源的技术革命。据此,报告认定缺乏创新基础的经济复苏不会改变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所形成的全球经济格局。

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不变的背景下,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主要表现在贸易和金融领域各主要经济体相对实力的变化上。从周期性危机的爆发到经济复苏的现实过程来看,报告认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欧美虽在内部供求结构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美国的服务业中金融与商业相关的服务业占据了很大比重,而这类服务业具有可贸易性,因此美国不可能彻底放弃这一领域的贸易优势,转而去发展制造业。欧洲的服务贸易供给结构中,建筑业占了很大比重,这类服务不具有可贸易性,当欧洲内部对服务业的需求增长低于供给增长时,资源从服务业向制造业转移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因此欧盟内部的再平衡一方面会进一步摆脱美国的需求冲击,同时也会在全球失衡的格局中被边缘化。

第二,从发达国家进口商品中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再平衡过程中,高端产品的制造业中心――日本和德国的外需增长空间会进一步压缩,而低端制造业中心――中国及东亚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的上升仍具有一定的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