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朝国宴——满汉全席

2001-03-02 来源:生活时报 熊春捷 我有话说

“满汉全席”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宴席之一,它由满点和汉菜组成,也是清朝最高级别的国宴。

满清入关统一中国后,看到了汉族文化的发达,感到了中原的菜肴烹制香醇精美,使他们的饮食习惯有了转变,满族官员不断被汉族官员邀请赴宴,尝到了汉族厨师烹制的美味佳肴。满族的王公大臣们也经常回请或赐宴,因而大家比阔气、比富贵,相互探听生活习惯和饮食特色,交流烹饪技艺,起到了推动形成“满族全席”的作用。然而,皇亲贵族、宰相、功臣才有资格参加宫内朝廷的“满汉全席”。宫外的“满汉全席”,被邀的朝廷科考和封疆大吏,入席时要控制排列座次,公服入席。

满汉全席,虽然筵席格局和席品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菜式一致。在用料上,燕窝、鱼翅、海参、鱼肚、鲍鱼、鸵峰、鹿筋、熊掌、果子狸等水陆八珍基本共有;在单个菜肴上,烧乳猪、烤鸭、哈巴尔(猪肘)、烤鸡、烤鱼等风味基本共有;在面点上,酥禾子、烧麦、蒸饺、帽糕、包子、片饽饽等也基本共有。

规定满汉全席包括大小菜肴数共108件,其中南菜54件,北菜54件。面点大小花色品种44道,一席使用面粉45斤。仅从主、副食品种类和数量上就可知当时“满汉全席”的规模了。

“满汉全席”又称“翻桌菜”,宴席越丰富,越隆重,翻桌的次数越多。一般是“三撤席”,即一次宴席分为3个阶段,每一阶段所用的家具和餐具均进行更换,作为“段”的标志。第一段喝软酒、吃软菜,即喝绍兴黄酒,吃酒菜;第二段喝硬酒、吃肥菜,即喝白酒,吃肥腻菜;第三段喝汤,吃面点、点心。

满汉全席有一套讲究的进餐的程序,客人到宴会厅后,脱去外衣,先用一个铜面盆盛半盆温水,放上洒有花露水的白毛巾,请客人净面。洗罢,随着奉上一杯沏好的香茗。一杯过后,接着以四色精美点心和银丝细面奉客,谓之“到奉”。到奉以后,便开始茗叙。随时有专人奉上香茗供客人品饮。接着端上手碟,盛瓜子、榛仁之类,供嗑食。每人两碟,对着摆列,谓之“对相”。这时,客人可以对弈,也可吟诗作画,并可随意谈心。茗叙以后,酒席的台子已经摆好。四生果如鲜橙、甜柑、柚子、苹果摆在台中四周;四京果如倭瓜子、炒杏仁、荔枝干、糖莲子也摆放在四周;四看果(做点缀用)围在周边。台子上匙、箸、碟、杯五色纷陈,香气袭人。台面摆成一个十分美丽的图案。客人入座后,先把鲜果剖开,去皮献上,然后随“四冷荤”吃酒。酒过三巡,拇战划拳初摆上大菜鱼翅。至此,碗碟换过,谓之翻台或清台。然后献香巾擦汗,续上第二道的双拼、热荤,继续猜拳后再上第三道、第四道。酒尽兴后,门前喝罄(谓之门前清)。第五道上饭菜、粥、汤。食毕,用一个精致的小银盘,盛着牙签、槟榔等备客人选用。并再来一盆温水净面,叫作“槟水”,筵席即告结束。然而,满汉全席的菜品丰富多样,一餐不能尽食,所以要分多次进食,有分全日进行的,即分午、晚、夜三餐吃;也有分两个晚上进餐的;还有分三天共三次吃完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