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众棋手“会诊”低迷状态

富士通、春兰杯、亚洲杯上的失利,让中国围棋界心急如焚
2001-05-18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5月15日,在中国围棋协会的召集下,众多中国棋手聚集在一起,就当前中国围棋由于在富士通杯、春兰杯和亚洲杯三项国际比赛中成绩不尽如人意而遭到媒体的批评,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并由此探讨一条如何改变现状的道路。会议由中国围棋协会四老陈祖德、王汝南、华以刚和罗建文主持,除聂卫平未露面、马晓春中途退场外,其他在京国手包括国少队员约70余人全部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这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座谈会,一些提法对中国围棋很有意义。

水平确实有问题

俞斌提出了这个看法,他认为中国棋手成绩不好,确实是水平问题。所谓和李昌镐的差距在拼搏精神上,他并不赞同。另外,中国棋手的基本功不好是致命的,提高基本功除要打谱外,更重要的是多参加比赛,因为比赛的气氛就是不一样。他回忆自己在80年代初曾抱怨比赛太多太累,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太不懂事。他说,李昌镐一年下100多盘棋,至少每周要比赛一盘棋,而中国棋手有时两个月也没有一盘比赛,这样怎能战胜对方。他表示他对取消循环圈和双败淘汰制感到很可惜,他希望能恢复这两个赛制,即使要相对减少对局费和奖金也在所不惜。不过,他乐观地认为中国棋手的基本功总的趋势是一代比一代好。

这三次失败有偶然性

俞斌仍是这个观点的提出者,他认为大可不必因此而丧失信心。邵炜刚同意这个观点,他并不认为最近的失败对大家的挫折很大,他认为我们失利的只有亚洲杯,而富士通杯和春兰杯不在失利的范围之内,毕竟还有俞斌和王磊,说不定他们还能拿到世界冠军呢!

渴望团队精神

邵炜刚对团队精神有一种渴望,他说以前去夺冠军,都有陪练,现在却没有了。他希望以后如某位棋手在世界比赛中打入决赛,应专门为他配备训练和研究的助手,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王汝南的想法和邵炜刚有些相似,他认为棋手们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靠集体的智慧提高棋艺。如果某一棋手对某一变化有了特别的心得体会,可采用发帖子的形式公布出来,供大家研究,最好像过去搞合理化建议那样热火。

如何得到日韩的棋谱

关于这个话题的谈论时间最长。俞斌、张文东、王磊、周鹤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认为现在很难看到日韩棋手近期对弈的棋谱,网上刊登的和中国棋院收集的都是过时棋谱,已不新鲜,棋院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日韩棋手最新对局棋谱,并开列一张名单,定期按名单为中国棋手提供日韩棋谱。俞斌认为,如果能在比赛前得到对手最新的对局棋谱,对比赛会大有帮助,至少能知道对手最近喜欢下什么棋。最后,俞斌呼吁国家队的棋手合伙出资,由棋院围棋部专门解决这一问题。

服务没有止境

面对众多棋手对棋谱的渴望,王汝南说出这句话,他认为作为管理者在服务棋手这方面,中国做的比韩国要差。作为围棋部主任,华以刚认为围棋棋谱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今后要加强对棋手的服务工作。

适应压力

常昊表示,中国棋手比赛的心理压力比日韩棋手大,中国一些媒体报道围棋,往往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对这一点,王汝南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要面对现实环境,如果我们比赛,新闻界不理不睬,那会怎样?现在我们应该解决的是,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怎么办。这种说法引发出了众棋手讨论心理医生的问题,有人问,有心理医生这行吗?看来,有的棋手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但是又有人说一些心理医生在和名人谈话之后泄密,这个话头也就此打住。

抓住契机解决问题

王汝南非常坦率,他表示开这个会并不是领导层看到媒体的批评就着急了,很多事情讲究契机,我们现在就是利用大家批评我们这个契机来改变一下现状。围棋是一个小项目,得到关注是件不容易的事,是多少代棋手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享受社会关注的时候,同时也要承受这种关注给我们带来的责任。坦率讲,我们个人之间是存在竞争的,但同时我们是一个团体,只是在个人间争来争去,而没有拿到世界冠军,我们无法向关注我们的社会交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