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精神疾患防治不可轻视

2001-06-0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赵文立 我有话说

心理咨询净化精神世界新华社发&nbsp

据卫生部提供的资料:20世纪50年代国内精神病发病率为2.7%,80年代以来,精神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3.47%,病人总数为1600万,其中精神分裂症高居首位,为600万。这相当于每60户居民中就有一例,而且每年还会出现至少10万名新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强迫症等轻性精神症中,北京地区的患病率为35.18%。

根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公布的数字,目前中国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女孩阿青的姐姐,是一位出色的平面设计师。姐姐开始发病时,她吓坏了。“那是一个阴郁的早上,我醒来时,她站在我床前,浑身发抖,直勾勾地看着我,然后让我念报纸,她说她喜欢听我的声音。我知道有点儿不对劲了,可是无能为力。我吓得要死,只好念,不停地念。她说停下来她就受不了。

后来阿青的姐姐开始狂叫,往外跑,或者半夜起来在不大的几个房间里游荡。“场面真是一片混乱。接下来的结果是:我妈妈也吓病了。”从此,深夜游荡的人变成了两个。“我无比紧张,她们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最可怕的是深夜她们相对走来走去,然后停下来,对视。”

“后来妈妈开始拿着一兜钱往楼梯口扔,还说,不要心疼咱们家那点钱,不让我扔就和你断绝关系。我和爸爸只好到1楼等着钱掉下来。

两个月后,爸爸终于做出了决定:把妈妈和姐姐送医院。

这并不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或者将要遭到类似阿青的经历。因为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显示:精神病患者正呈上升趋势。

新世纪的流行病

精神病患者上升带来的压力,从专业的医疗研究单位的繁忙景象中可见一斑。属三级甲等医院的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200张病床,近年来一直爆满。几乎每天早上,挂号处都排着长队。

“早上7点15分挂号,一天的号一刻钟全挂满。1989年以后我们开设了心理治疗门诊,以后就不断增加门诊量,还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去年我们的门诊量是日均230人,今年以来日平均达到350人,5月份竟然创下了日门诊量482人的历史最高记录。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医务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所有的精神疾患症状在这里的病人中都有反应:既包括传统的精神疾病,也包括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据介绍,精神疾患主要分三类:各种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症、脑炎和梅毒等引起的精神病;各种轻性精神病,如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如精神因素引起的酒药依赖等。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发病率较高的25种疾病中,精神疾病占5项。精神障碍所造成的负担,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疾患,在目前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

不久前,国外有专家惊叹:人类已由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低龄患者在增加

卫生部一位官员在一次发言中说: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以及自杀等属精神疾患的问题正在明显增多。

前段时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接收了一位患病的少女住院。她的父母苦苦请求大夫:您就让她住院吧,不然我们就家破人亡了。

这是一对某名牌大学的教授夫妇,他们亲身饱受患病女儿的暴力折磨。就是这个在学校还是三好学生的小姑娘,折磨起父母竟然毫不手软。她自己在床上睡觉,母亲在墙角罚站,她还要将一根绳的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另一头拴上母亲,一旦母亲要走开,绳动人醒,她绝不答应。她父亲的一次遭遇是:数九隆冬,女儿命令他出门倒垃圾。他穿着薄薄的羊毛衫刚一出门,身后的门就“砰”地关上了。心知女儿不会开门,父亲只好站在门外挨冻。邻居下班询问,他说钥匙忘在家里了。好心的邻居给女孩打电话,电话那边出现了一个甜甜的乖乖女:王叔,您看我爸,他也不敲门,还麻烦您打电话。

更让大夫们震惊的是,随后接诊的13位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中,竟有11位是在校的三好学生。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3%,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中学与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与抑郁的约占16%。吸烟、酗酒、吸毒、少女怀孕等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就连一位精神卫生专科医生也无法摆脱这种无奈。他的女儿上小学四年级,为了保证女儿有充足的“玩的时间,他没有给女儿报任何业余爱好之类的学习班。理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女性化与白领化

除了精神病患者的低龄化趋势,有专家指出,患者的女性化与白领化趋势也显露苗头。

有关部门对国内7个主要省市的调查表明,约有27%的女性患有精神障碍。而且30岁以上的都市女性患抑郁症的比率还在上升。

广州市精神病院院长马催分析,这与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如离婚、婚外恋、性骚扰等现象有关。

同时,一些企业家、商人、三资企业高级职员、知名文艺工作者、机关公务员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心理咨询门诊。

广州天河某销售公司经理给自己定下奋斗目标:一年内存款100万,两年内换一部凌志轿车,三年内在天河区最繁华地段置一豪宅。为此,他在生意场上四处奔波,八方搏杀。在一桩买卖谈判失败后,他终于精神崩溃,得了“精神分裂症”。

专家认为,目前最应关注的是成年人中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不仅如此,从长远来看,老年人的精神障碍问题也不容忽视。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已达3%。老年人中的抑郁症患者也为数不少。

在歧视的目光中

一次,一位当教师的朋友讲了一个笑话:一个精神科医生,想看看病人们治好了没有,就在墙上画了一扇门,让病人开门出去。

病人们都忙着往墙上撞,只有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里。医生很高兴,总算有一个人康复了。他过去问,你怎么不去。这个病人回答,钥匙在我这儿。

后来,这位教师朋友曾经去看望阿青患精神分裂症的姐姐。朋友出来后对阿青说:我同情你的姐姐。但如果是陌生人,我想可能会瞧不起她,因为同样的生活,别人没病,她病了,说明她脆弱。

有时歧视甚至蔓延到了精神科的大夫。一位大夫曾沉重地说:“一般的精神科医生出去开会,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绝不说自己是精神科的,否则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这种歧视直接影响了精神病人的防治。大多数轻性精神病人宁愿自己承受病痛,也不愿冒被歧视的痛苦到精神病院就诊。还有的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为了不致招来周围异样的目光而不肯坚持吃药,以至病情反复发作。

有关专家认为,公众精神病知识的欠缺,影响了精神障碍的早期发现,延误了对患者的及时治疗。据介绍,现在只有5%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得到治疗。即使是最容易被发现的精神分裂症,其治疗比例也仅为20%至30%。如果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进行统计,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10至15%,已与发达国家类似。

尽管世界上饱受精神疾病痛苦的人口有2-4亿,但人们对肉体疾病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精神疾病,发展中国家尤甚。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精神康复机构575所,床位11万张,但是相对于1600多万患者来说,这个数字明显显得微不足道。而且,每万人拥有的精神病床数,美国为6.4张、德国为16张、日本为29.1张、中国不到1张。同时,国内精神病防冶还面临诸多如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等因素的困扰。

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出现,种种努力的确表明了社会对精神疾患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但并不轻松的现实告诉我们,诸如有关部门的重视、防治体系的建立、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等等,千头万绪并非能一蹴而就。对于精神疾患的防治来说,任重道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