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远的《东方红》

2001-07-17 来源:生活时报 ■萧燕 我有话说

党的80周年华诞,银屏又见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象征领袖的一轮红日在人民的蓝色海洋中冉冉升起,葵花朵朵追随着金色的光芒翩翩起舞……《东方红》,一首永远令我心潮澎湃、梦魂牵绕的旋律。

36年前,我就读延安迁来的育才学校。为了参加革命史诗《东方红》的演出,选拔时我偷偷地踮起了脚尖,以不合格的身高“混”入了合唱队。

虽然在大会堂巨大的舞台上我站在最边上,根本就在幕布里面,我还是觉得非常幸福。那段时间是我的童年中最最幸福的日子——每天重温歌颂党和革命历程的那些最好听的歌曲,每天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天亮了、解放了”而感动,每天和胡松华、才旦卓玛、郭兰英、王昆、邓玉华这些名演员一起载歌载舞,在台上代表全中国的少年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每天经历开国大典的热烈狂欢,每天都像过节一样。

少先队的化妆间设在楼上的一排会议室。因为是最后出场,换上服装,我们便守着扬声器倾听前台传来的歌声。那时我们会唱每一场的每一首歌,可以把所有的朗诵词背得滚瓜烂熟。

参演的人们称《东方红》为大歌舞,大歌舞的演员、编导、舞美都是全国所有文艺团体调来的精英,她的内容策划、音乐选择、场序、演员以及服装道具等从大到小各个环节都得到周总理的具体指示,他曾从日理万机的工作中抽身到大会堂来看望演员。排练中隔些天演职员就汇集在大会堂的一楼礼堂,听取传达周总理对大歌舞的指示意见。虽然小孩一点也听不懂,但是我知道那很重要,知道能参加全国全党关注的演出责任重大。

那个年代,演出没有额外报酬,演员都是义务的。“腕”们和普通演员的待遇一样,演出散场后有一顿夜餐。我吃过一次,是米饭、白菜豆腐。大会堂的厨师把这么朴素的饭菜也烧得特别好吃。平时少先队的待遇是一个北京老字号义利面包,两个国光苹果。

后来《东方红》拍成了电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是《东方红》让我的童年与壮丽的中国革命史发生了必然的联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东方红》的演出不了了之。许多演员被打倒,所有的歌曲不许再唱。可是《东方红》的一场场一幕幕却永远印在了我的心里。那些旋律,仍然被我和伙伴们私下传唱着,不知为什么,我们最喜欢背诵的一段朗诵词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啊,头上压着沉重的三座大山,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战斗,一次又一次地呼喊。可是啊,路漫漫,夜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这里的深沉与厚重,大概能唤起中国人心底某种恒久的共鸣吧。

若干年后,当《东方红》再次出现在银屏上,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毛主席、周总理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我独自坐在电视前,把她从头看到尾,回忆着当年的每一个细节,总也挡不住自己的眼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那段曲折历程,我们的父辈抛头颅洒热血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是永远也不能忘怀的。

青春不再,再上舞台的表演——郭兰英的《南泥湾》,贾士骏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寇佳伦的《西江月·井冈山》,王昆的《农友歌》,邓玉华的《五彩云霞》,李光曦的《松花江上》,刀美兰的傣族舞,崔美善的长鼓舞,还有好多好多的艺术表演,都永远达不到《东方红》中的艺术水平。

跨过世纪再听今天的翻唱,更没有当年的气魄和激情。大歌舞《东方红》把一批艺术家极盛时期的艺术表现与革命的史诗一起,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当然,还有那个站在大幕布后面,戴着红领巾,为革命史诗引吭高歌的11岁的小姑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