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许银川:从天才到专才

2001-07-27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王庆环 我有话说


像在1988年13岁时拿下全国少年冠军、1993年22岁时拿下全国冠军引起的震动一样,26岁的许银川今年又引起了棋坛的震动。震动之一是,他夺得了已举办了12届号称中国象棋最高级别赛事、今年首次改制的“银荔杯”;震动之二是,他拿下了刚刚结束的迄今为止象棋界奖金最高的赛事“BGN世界象棋挑战赛”,1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记者采访许银川是在他夺得BGN冠军当天的午后,他和亚军陶汉明因为要出席下午的颁奖仪式,都去商场买了新的衬衣和领带,刚从商场回到中国棋院。当记者问他拿了奖金想做什么时,许银川笑称将回广州买房子。由于他们在20分钟后还要赶往颁奖现场,采访真有些“时间紧迫”的感觉,尽管如此,许银川还是有问必答,从容不迫地回忆着往昔,显示出棋手特有的沉稳的气质。

隆江镇的天才少年

从许银川的名字看,许多不了解他的人都以为他是宁夏人亦或是西北人,其实,许银川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他出生在广东省惠来县隆江镇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许侯是当地的一名教师。

许银川出生于1975年,那还是一个中国人不怎么富裕的年代,小时候,和当时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他根本没有什么玩具,父亲的一副象棋成了他儿时的挚友。父亲许侯非常喜欢下象棋,尽管当时聂卫平以非常战绩在全国掀起了“围棋旋风”,但这股旋风似乎只是刮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在许侯所在的县以及广大的农村,象棋还是主流。

许银川告诉记者,大概在3、4岁的时候,他已经会下象棋了。到了5岁,他已是战绩斐然,先是战胜了周围的小伙伴们,接着战胜了周围的大人们,包括他的父亲。到了8岁,许银川已是打遍隆江镇无对手,10岁时他到惠来县摆下擂台,结果成了惠来县的“小棋王”。可以说,许银川的少年时代是很风光的,天赋在这一段时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都称他为“天才少年”。

从“天才”到“专才”

《伤仲永》中的“天才少年”王仲永,因为父亲的虚荣和误导,最终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天才与庸人的一线之隔,相信许银川当教师的父亲非常明白,因而,在许银川10岁之后的岁月,许侯坚定地为儿子走上专业之路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

回忆那一段时光,许银川总是用两个词来概括:很苦,但也很顺。为了儿子,硬着头皮找领导是许侯经常要做的事,有时是为儿子争取机会,更多的时候是为儿子出门比赛的费用申请报销。许银川记得当时父亲为了能让他到汕头市的专业队训练,亲自带着他跑到当时的汕头市体委一个副主任那里游说。求人办事总得拿点礼物,但家里实在太穷没有什么东西好拿,只好凑了一斤花生,硬着头皮去闯人家的大门。好在那位副主任是个爱才的人,许银川被留下了,并在1985年夺得了汕头市的少年冠军。

之后,很是争气的许银川又在1986年夺得广东省少年冠军。1987年,他被调入广东省象棋队,可以说,他是比较顺利地走上了象棋之路。5年之后,他成为全国冠军,也算比较顺利地登上了象棋的顶峰。更重要的是,他顺利地从一个“天才”成长为一个“专才”。

崇拜智慧

在棋界,人们给许银川的定义是:谦逊好学。许银川有一个理论:个人的资质和努力固然重要,但环境更重要,他认为自己的成功要归功于杨官□、吕钦等这些在广东队和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师兄们,更要归功于广东这片热爱象棋的土地。

不过通过与许银川的交谈,记者发现,许银川的父母对他的成功也非常重要。为了儿子学棋,许侯和他的妻子一度放弃了工作,他们为了儿子的成才总是不遗余力地付出努力,他们的品格也影响了许银川——不为已取得的成绩骄傲,永远向更高的境界攀登。

事实证明,这种品格影响了许银川的人生,1988年拿下他的第一个全国冠军时,许银川不是特别激动,感觉夺冠不过如此。在这次取得BGN后,许银川还是这种感受:“打比赛的时候很紧张,但胜利之后不是很激动,感觉赢了也不过如此。”他对成功努力求之,但并不为成功所困。

许银川很喜欢读历史,历史中最喜欢读《三国演义》,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因为诸葛先生总是战无不胜、算无遗策。最近一段时间看了电视剧《长征》后,他觉得毛泽东很是伟大,总是能战胜对手,摆脱困境。许银川描述的诸葛亮和毛泽东,让我们发现作为一名棋手,许银川欣赏智慧、追求智慧的情结,在他的认知中,以智取胜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在和平的年代,追求智慧的人选择了棋盘,差不多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之一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