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澳大利亚“赢得”恶名

“坦帕”号船民危机了断
2001-09-07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戴军 徐欣 我有话说

连日来,随挪威货轮“坦帕”号漂泊海上、无人愿意收留的438名难民成为全球视线关注的焦点,各国媒体纷纷将此事作为头条新闻加以报道。9月3日,滞留于澳大利亚圣诞岛外海域“坦帕”轮上的这400余名非法船民所引发的为期一周的紧张局面终于结束,“坦帕”号也得以解脱,继续它的新加坡航程。

大批船民虎视澳洲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已于9月3日作出裁决,批准了霍华德总理此前与新、瑙达成的“转船分运”的“太平洋解决方案”。438名船民已被陆续运上早已停泊在“坦帕”号附近海域待命的澳海军两栖登陆舰“曼奴拉”号,经过8天左右的航行将抵达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稍后其中约150名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将从那里被运往新西兰,其余的人将被运往6000公里以外的瑙鲁。澳大利亚将承担瑙鲁用于难民甄别的所有开支。

8月31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公民人权委员会和墨尔本的一名律师联名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稍后澳国际大赦、澳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两个组织也加入控方,要求准许“坦帕”号上的400余名难民登陆澳洲。澳联邦法院9月1日下令,在法庭调查结束之前,任何人也不准把“坦帕”号上的难民带离澳洲领海海域。因此,尽管霍华德总理9月2日已与新西兰和瑙鲁就解决船民危机问题达成协议,没有联邦法院的最后许可也无法付诸实施。

对此次“坦帕”号船民危机,霍华德总理上周早些时候已表明澳政府的强硬立场,坚决不许该438名非法船民入境。澳移民部长鲁多克也指出,有情报显示,另有5000多名非法船民目前正集结在印尼境内等待时机,一旦“坦帕”号上的船民获准入境澳洲,这5000多人立即就会效仿他们前来非法闯关,而后又会有成千上万肆无忌惮的偷渡者步其后尘。他说,澳大利亚绝不是非法入境者的乐园,若此例一开,澳便只有疲于应付、永无宁日。

澳国民众反响强烈

一周以来,本报驻堪培拉记者站的传真机不断收到来自澳全国各行业组织和个人发表的声明和致政府的公开信,一致对滞留“坦帕”号的400多名难民的处境表示同情,并呼吁政府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应先允许他们登陆。澳全国护士协会发表声明指出,“坦帕”号是一艘集装箱货轮,不具备为400多人提供生存保障的条件;政府将包括孕妇和儿童的这些难民的窘境用于警示其他偷渡者的做法是“极不人道的”。澳全国人权委员会负责人说,“坦帕”号目前停泊在澳的主权辖区内,政府应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准许难民先在圣诞岛登陆;他指出,澳大利亚享有良好的人权状况,澳人在为之骄傲的同时,更应着意维护这一声誉。在首都堪培拉,400多人9月1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联邦政府对“坦帕”号难民漠然置之的态度,游行队伍拉着的横幅上写着“政府的举动令国人震惊和羞愧”。

同日,在墨尔本也有数十人上街游行,声援“坦帕”号上的难民,他们反复吟唱着“SOS,NOT SAS”,抗议政府派军队控制“坦帕”号。悉尼科技大学国际法教授山姆·布雷撰文指出,根据国际难民公约,政府将对进入澳24海里管辖区的这些难民负有责任,不得拒绝其入境;而即使他们不是难民而遭遇海难,出于人道主义立场,政府也应允许其登陆。只有1500名居民的圣诞岛的行政官员也表示,他们已做好临时安置该批438名船民的必要准备。

另据澳当地媒体报道,在当事一方挪威国内,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挪威一家主要报纸说澳政府“已经赢得了世界恶霸的美誉”。尽管挪媒体对澳的强硬立场普遍持批评态度,但由于挪威本身也曾有过大批难民蜂拥而至的“痛苦回忆”,因此大多数文章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对澳的处境多少也透出些同病相怜之意。

非法船民入境一直是令澳大利亚最为头痛的问题。澳远离其他大陆,社会安定、气候宜人、福利优厚、生活恬淡,是许多人向往的移民定居之地。限于澳政府严格的移民审查条例,他们中的许多人便铤而走险,指望通过偷渡达到跻身澳大利亚的目的。海疆辽阔的澳大利亚对此防不胜防,伤透了脑筋。仅在过去两周,抵澳的非法船民数字就超过了1300人,最近一批来自中东的359名船民刚刚抵达圣诞岛不久,澳联邦政府被迫紧急设立了3个临时羁留中心以安置这些人;而危机中的这批船民据信是有史以来偷渡来澳人数最多的一批。

船民成了“人球”

半个多月前,这438名船民据说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乘一只名为“帕拉帕”的渔船出发,准备偷渡到澳大利亚,这些船民中90%是阿富汗人,其他人来自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印尼。8月26日,当“帕拉帕”行驶到澳大利亚所属圣诞岛西北148公里处时,该船却在公海水域触礁翻沉,所幸当时挪威集装箱货轮“坦帕”号恰好驶经出事海域,接到求救信号后迅速赶来救起了这438人。

权威人士说,就是从这时起,这些人的身份已经从偷渡者转为难民了。“坦帕”轮长260米,共有27名水手,载着45000吨集装箱货物,当时正在驶往新加坡途中。上得船来,惊魂甫定的难民们说,他们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亚,如送他们去印尼就宁可跳海去死。“坦帕”号船长林南无奈,只得拉上他们直奔澳洲而来。而澳联邦政府次日即作出决定,禁止“坦帕”号进入澳洲海域。无奈,集装箱货轮“坦帕”号只得载着搭救的438人在距圣诞岛12海里的公海抛锚;其后的几天里,当事三方围绕这批难民的去向展开争论。

澳政府首先择清自己,声称如何处理这船人是印尼和挪威两国之间的事儿,与澳大利亚没关系。由于“坦帕”号当时所处位置距印尼远比距澳大利亚要近得多,而这些人又是从印尼上的船,澳于是建议印尼不如把这批“难民”收回去,澳可相应地提供一些经济补偿,比如援建个拘留中心什么的,以协助印尼安置这些人。不料澳的态度激怒了印尼,后者对此“合理化”建议坚辞不受,并说这些船民是否从印尼出发的还不一定。无奈之下,澳又转而求其次,同挪威商量:救人于危难之中,“坦帕”轮精神可嘉;不过救人救到底,干脆把这些船民直接拉回挪威去得了,大家都省事。这番高论挪威自然更听不进去:做好事倒做出大头鬼来了!人家冲着你澳大利亚来是看得起你,霍总理就不必推辞了吧。如此一来,按当地报纸的说法,这438人成了“人球”,当事各方互相推诿。

太平洋岛国伸出援手

而“坦帕”号甲板上的438人在风吹、日晒、雨淋,健康状况恶化,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缺乏的严苛条件下又捱过了几日后,终于失去了耐心。8月29日,他们告诉林南船长,如果再呆下去,他们就集体跳海,以死抗争。责任重大,林南不敢怠慢,只好起锚向圣诞岛驶去,同时通过无线电通知澳方,要求在圣诞岛登陆。澳一看“坦帕”号竟不顾禁令闯入澳领海,立即派出精锐的空降兵特种部队(SAS)将其截停在距圣诞岛仅4海里处,接管了该船并扬言将命令船长将船掉头驶回公海水域。同时重申其立场,绝不许船民登上澳大利亚土地;澳方愿提供足量供给以保证“坦帕”号驶往其他任何最近港口。

从一开始,澳政府就不承认“坦帕”轮上的438人是难民。尽管这400多人栖身露天甲板,生存条件恶劣是不争的事实,澳方仍对这些人所处的困境仍视若无睹。近一周的僵持,众叛亲离,澳已是骑虎难下了,但仍决定咬紧牙关硬到底。有证据显示,对“坦帕”轮采取的军事行动每天耗费300万澳元,僵持一周以来,已花去军费2100万元,足以用于接受这些船民上岸后一年的开支。但霍华德政府已无暇、也不想去算这笔经济账了,只管照着自己最初的思路一条道走到黑。与印尼、挪威磋商未果,澳即转而求助于联合国及其他太平洋岛国,还曾一度打起了联合国托管下的东帝汶的主意。经过几日的努力,终于瑙鲁和新西兰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悉数接收这些难民。这一结果令霍华德多少舒了口气,他在接受澳电台记者采访时欣慰地说,多谢新西兰、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几位“我们的太平洋岛国朋友”的友情相助。然而有澳洲媒体指出,友情相助也许并不是无代价的,霍华德总理对澳、瑙达成协议的具体内容只字不提,只是说瑙鲁此次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并将因此而受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