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朔州酒为何进京喊冤

2002-02-19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曹茜 我有话说

4年前轰动全国的“朔州毒酒案”曾使整个山西酒业受牵连而遭受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近日有诸多媒体报道,“朔州毒酒案”的始作俑者山西文水县,其假酒生产再次死灰复燃。为此,因无辜受牵连同样损失惨重的山西朔州著名酒厂“三禾酿业有限公司”专程赶到北京召开盛大的媒体见面会,声称为“朔州酒业”喊冤而明确地与“文水假酒”划清界限。

1998年1月26日,由山西文水县农民王青华利用工业酒精勾兑的散装有毒白酒在朔州出售后引发大规模中毒事件,其中27人命丧黄泉。“朔州毒酒案”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一时间,全国震惊,继之人们一谈山西酒而色变。由于中毒事件发生在朔州,“朔州酒”首当其冲,所有朔州白酒全部受误解和牵连,销售陷于停顿,无奈之下全部停产。时至今日,“朔州毒酒”的阴影在外埠人心里依然没有消除,进入冬季,在当地异常走俏的三禾酒试图再次冲出门槛并试图进入北京,然而经销商只要一听是朔州酒便断然拒绝接纳,使朔州酒再度在外埠碰壁,含泪而归。无奈之下,三禾酿业董事长带着满腹愤懑和忧虑来到了北京。

山西三禾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齐游中近乎悲痛地介绍,发生在4年前的“朔州毒酒案”,朔州是最大的受害者,这不仅仅因为朔州消费者遭受重大中毒伤亡,而且因为朔州的酒业竟然也被社会误解成了“毒酒”的代名词而遭受毁灭性打击。毒酒的产地本来是与朔州相距数百公里的文水县,可以说和朔州毫不相干,可是,由于“朔州毒酒案”这个概念的多频次广泛传播,导致广大消费者将“毒酒”和“朔州”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形成“朔州的酒不能喝”的意识,这对于朔州出产的酒来说,的确是天大的冤枉!

据介绍,文水假酒导致的中毒事件,由于广泛使用“朔州毒酒案”及“山西假酒案”等用词,不仅让朔州酒业遭受重大损失,也使整个山西酒业遭受巨大损失。有关资料显示,中毒事件后,在公众舆论的推波助澜下,一场查封“山西酒”的运动波及全国,所有山西酒的美誉度一夜间跌至谷底。而且,跟假酒案本无关系的十大名酒之一的山西汾酒亦受到牵连,在许多地方成了被查封的对象,销售严重下滑,企业年利税从事件前的4亿元锐减至一亿余元,损失惨重。

在媒体见面会上,齐游中大声疾呼,“朔州毒酒案”根本不是由朔州酒引起的,希望媒体今后在报道假伪劣尤其是毒害事件而使用带有地域名称的“事件命名”时,尽可能谨慎选择用词,不要再让无辜的地区受到牵连,尤其不要让受害地区背黑锅。

有关专家指出,类似的毒害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诸于“毒酒案”、“毒油案”、“毒猪肉案”等等,媒体在报道时对事件的命名的确未能很好地推敲,因此而使许多本不该受到牵连的地区或企业受到牵连,乃至遭受毁灭性打击,此种情况的确到了该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