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国心理学家诠释“恐怖”

2002-09-13 来源:生活时报 唐若水 我有话说

自从发生“9·11”恐怖事件以来,“恐怖”成了世界大小媒体使用最为频繁的词之一。那么,“恐怖”心理在人的神经系统中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德国心理学家希特教授最近公布了他的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新成果——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皮层拥有成千上万根神经,每每接到外界的紧张信息时,便开始活跃起来。此后,接收到的信息便会自动和大脑业已储存的信息作比较,如两者不能完全“对应”,或接收到的信息是“全新”的话,那么大脑皮层中就会形成一片紧张混乱。要是遇到了一个一下子拿不出答案的问题或情况时,大脑最表层区域,即所有信息汇集的地方,首先就会形成一种不安宁状态。接着,这种不安宁状态还会向大脑的深一层区域扩散,其中一些可抵达医学所称的“边缘区域”的地方——负责情感的神经中枢就在这里。实际上,人的所有自主反应都受这些“边缘区域”以及更深层次的区域所控制,一旦这些区域开始不得安宁,我们就会有诸如心跳到嗓子眼、出虚汗、肠胃不适等症状。而待这些不安宁向大脑更深处的区域扩散后,就会抵达人体控制激素分泌的区域,导致“紧张激素”的加速释放,由此我们就会感到“恐怖”。

希特教授通过对猴子的实验证实,同样的紧张因素,在出现多次之后,大脑对此的评估便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猴子学会了辨别,知道了这种“紧张实验”其实仅为10来分钟,只要熬过这10分钟便可。在笼子内第一次被放入一条狗时,猴子的反应异常激烈,但第二次时反应即变得缓和了,第三次时则显得微弱,而到第五次时便几乎无动于衷了,仪器对猴子脑部的扫描也已测不出发生了任何紧张反应。希特教授分析说,每当大脑再次生成同一种所谓的“严重不安宁”状态,但却又可以找到相应的现成的答案时,这种“不安宁”便会自动消失。

那些曾经历过炸弹爆炸、被劫持或谋杀、劫机、地震、车祸等“恐怖事件”的人,往往会遭受严重的精神创伤。对他们大脑的扫描可证实,这些人大脑的神经联结发生了明显变化,因而显得与其他人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外界的紧张因素可能更为敏感,往往只要稍受刺激,便会比其他人更感惊恐。这也可解释为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同时,如果能够成功地克服一次“害怕”或“恐怖”心理,实际上便可能使得我们在心理承受方面变得更为坚强。

“恐怖”心理就像快乐一样,在人群中还可以迅速“传染”。当恐怖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少数几个人表现得特别惊慌失措,那么很快其余人便也都可能慌作一团。

人为地减小或减轻心理恐惧有多种办法,其中一种是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当我们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融汇到大脑中后,我们一旦遇到“恐怖因素”,大脑便会自行随时提取解决的办法,由此恐惧也不会产生了。反恐怖专家在拆除炸弹时往往镇定自若,这是由于他们知晓炸弹的性能而充满了自信,战胜了恐惧,使得恐惧不复出现!

获取心理学家所称的“社会心理支持”也是帮助克服恐惧心理的有效办法。在动物实验中,当猴子的笼子里放入一条狗时,如果只有一只猴子,它往往会惊恐异常,然而如果笼子内还有另一只称得上是“朋友”的猴子时,两只猴子的情况便都会好得多。这意味着,和他人联合起来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促使大脑神经取得更多、更好、更有意义的联结,也就是使得大脑中的“羊肠小道”摇身一变为“高速公路”。

克服恐惧心理的又一手段是信仰——这儿说的“信仰”是广义上的,甚至可扩展至对家庭、亲友或自己的信任或拥有事业心,而并不仅仅限于宗教或政治。研究显示:比起缺乏信仰的人来,拥有信仰的人在遭遇到恐怖事件时受到的压力往往较小,负面反应往往较轻,也往往更能应付自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