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诚信好难

2002-10-18 来源:生活时报 曹华松 我有话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媒体披露一些“假按揭”、买楼入住几年面临房屋被拍卖的事例,令一些购房者人心惶然,也令一些准购房者畏缩不前。从一个角度印证了经济专家说的“内需不足是由于诚信的缺失”。

据业内人士分析,“假按揭”和房屋抵押后再卖的情况并不少见。统计说广东省空置房达2000万平方米,积淀的资金数百亿元。可以想象,大量资金不是开发商自有,显然要抵押给银行(“假按揭”是变相的抵押)借出钱来才能过日子。负责的发展商经抵押权人同意,可以将物业出租、出售,回笼资金归还银行或支付利息。问题是若出售,要及时将资金归还银行,然后办理抵押登记的涂销,为购房者办理合同鉴证或直接办理产权证。可惜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不能按善良的人们的设想兑现,于是发生消费者入住几年购房合同还未能鉴证,不动产法定证明的房产证领不到的情形。

症结可能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想当初房地产热,炒地皮风行一时,一些人钻了经济改革初期政策法规不健全的空子,利用权力或关系,利用土地批租的不规范,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又转手抛出,轻松获利,而一些迟悟者眼红又想当然地参加“击鼓传花”,却不料江湖险恶,一不小心被“套牢”,出手不了,“傻子过年看隔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洗湿了头才发现,原来房地产开发是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政策法规约束多、审批手续繁杂的高风险的行业。硬着头皮操作,一部分缺乏实力的发展商陷入焦头烂额,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填补窟窿,也就不奇怪了。这种类型的开发商有多少,没统计,但也令人心烦、心忧。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复杂、涉及的法律问题多,需要运用政府干预的有形的手,不能只靠市场价值规律去慢慢消化。今年6月,中央七部门开展全国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要查处的违规违法行为就有“一房多售”,由此可见其有普遍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