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近非洲“矮人国”

2002-10-29 来源:生活时报 刘梦熊 我有话说

俾格曼人是中非共和国的史前居民,是中非这片土地的开拓者。然而,经历了数千年之后,他们仍停留在原始社会,过着原始部落生活。

初遇“小矮人”

不久前,我受命带领一个农业专家组,飞越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到中非共和国执行外援任务。在此期间,我们得知一个富于魅力的地名——蒙贡坝,世界上最矮小的人,俾格曼矮人原始部族的聚居地。

蒙贡坝是中非南部的一座名城,坐落在姆班吉河畔。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地上绿草茵茵,环境非常幽雅舒适。这一带因有着神秘的俾格曼人而闻名于世。俾格曼人没有文字,但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语言。为了沟通语言,我们从蒙贡坝市政府请了一位导游同行。

正当我们因饥肠辘辘忙着“犒劳”自己时,一位同伴忽然“呀”地惊叫了一声,我们随着他的视线一望,也不禁呆住了:不知从哪儿冒出3个矮小的女人来。

这是3个赤身裸体的女人。我们全都惊愕了!她们却大大方方地向我们走来。斜眼觑见,一个是十来岁的小女孩,一个是十三四岁的姑娘,还有一个是怀抱孩子的母亲。此时,两位少女已来到我们面前,扭着腰肢跳起舞来。

矮人,果然名不虚传。那位怀抱孩子的母亲算是高个子了,估计身高也只有1.3米左右,而最矮的那位少女,则使我联想起工艺品市场上那玲珑的乌木人像。她们的皮肤并非黑色,而是一种淡淡的浅棕色,除了身材特别矮小,在外形上与一般黑人无异;短而弯曲的黑发,椭圆形的脸庞,扁平的额和鼻子,厚厚的嘴唇向外翻起,在棕色皮肤的衬映下,牙齿显得特别洁白。令人惊奇的是她们成年累月生活在茫茫的原始丛林中,赤身裸体,任凭风吹日晒雨淋,皮肤却仍细嫩而富有光泽。

林中小村庄

3位俾格曼女子的出现,预示着附近就有俾格曼人的居所。我们乘车继续上路,忽闻车后一片欢叫,停车一看,原来是一群孩子在向我们招手、呼喊。

但我们下了车,这群孩子却消失在密林中了。我们只好跟着“汪、汪”叫着的棕毛狗阿里钻进一条林间小道。在古木参天、藤蔓遍布的密林深处,七弯八拐,忽然眼前一亮,一个真正的俾格曼人“大村庄”展现在眼前。

这是茫茫原始丛林中的一块难得的空旷地,约一亩地大小。高高的热带树,似一道绿色的城墙,保护着村庄,树下一丛丛茂盛的香蕉,伸展着巨大的叶片,在微风中摇曳,像一队哨兵守卫在城墙下。在村庄的南面竖立着一排排云梯,它们是用硬木作柱子,再将一根根红木棒用藤条捆在木柱上,高约八九米,供人们练习攀登之用,一群小孩正在云梯上攀登。空地上稀稀拉拉地挺立着烧得焦头烂额的大树干。导游介绍,俾格曼人过的是游猎生活,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光了,就要另觅新村址。空旷地上,散落着几十个又矮又小的半圆形“窝棚”,在村庄的正中间有一幢长方形的茅草屋,犹如鹤立鸡群,特别引人注目。

“那是酋长的‘宫殿’”,导游介绍。大家一听是酋长的居所,赶忙尾随着导游进“宫”参观。这实在是一间极普通、极简陋的茅草屋,就像国内南方的“灰铺”,惟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铺地上的席子。

这是一张用树皮制作的独特的席子,厚约2厘米左右,质地柔韧,表面非常光滑。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它的制作过程:在茫茫的丛林中寻找一种热带特有的树木,将大树的皮层取两端横向割断,再用木榔头敲打树皮,使其与木质分离,然后用利刀纵向割一条直线,把薄薄的木签嵌入线内,慢慢地橇起,众人齐使劲,就将树皮完整无损地剥了下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席子。

参观完“宫殿”,我们接着参观“民居”。在酋长“宫殿”的四周,散落着数十个犹如撑在地上的飞伞般的窝棚,这就是村民的住宅了。窝棚的建造非常简单:一条条富于弹性的树枝纵横交错两端插入土中,编织成一个直径1.5米、高1米左右的半球形的大罩子,用藤条牢牢固定,上面再盖上一层厚厚的香蕉、油棕榈叶当瓦片,即大功告成,整个窝棚的重量估计不过100公斤。

每个窝棚都在朝“宫殿”的一面开一个约60厘米高的方洞,作为住宅的门。俾格曼人每天从这个门洞爬进爬出,地上的泥土被蹭得光溜溜的。

我带上手电筒,小心翼翼地爬了进去,想看个究竟,没待直腰就顶着了棚顶,一股霉气扑鼻而来。打开手电筒一看,地上均匀地排列着六七根手臂粗的木棍,一角放着一截新鲜的香蕉叶,上面堆着一条条手指粗、毛茸茸的毛毛虫和圆鼓鼓的白蚂蚁,除此之外一无所有——这就是他们的“家”吗?

“那些木棍就是俾格曼人的床铺,睡在木棍上可以避免皮肤直接与泥土接触,减少湿气的侵袭,而那些毛毛虫和白蚂蚁则是俾格曼人的高级食品。”导游向我们介绍。

别致的矮人舞

俾格曼族的男女有明确的分工,男人以狩猎为主,妇女则从事采摘野果,抓蛇捕鱼,种植一些木薯、香蕉等。别看她们身材矮小,头上却能顶几十公斤重的香蕉,攀树的技巧令人惊讶,还要抚养孩子……

矮人究竟有多高?为求得个准数,在征得酋长同意后,我们用钢卷尺量了几个俾格曼男子的身高,结果发现一般只有1.3米左右,1.45米就算是部落的“第一巨人”了,其体重也不过四五十公斤。别看他们身材矮小,个个长得非常结实,与身高相比他们的手显得特别长,这可能是长期的攀援狩猎生活的结果吧!他们还喜欢在手臂和胸脯刺花刻纹。他们也是全身赤裸,身上似有一层细细的绒毛。

只见他们采来翠绿的香蕉叶,平铺在地上。他们又从各自的窝棚(住房)里捧出一包包用干香蕉叶包裹的“化妆品”———红、黄、紫、棕、黑色颜色的泥土。我们顿时傻了眼,难道泥土也能化妆?

但见他们将各种颜色的泥土放在香蕉叶上捻细,加少量的水拌成糊状泥浆,涂抹在脸庞、胸脯和手臂上,因为没有镜子,不得不互相帮助,作最后的修饰。

随着酋长一挥手,参加舞会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童,总共四五十人,围成一个大圆圈,伴随着长鼓和“利肯贝”(一种用扁平木匣子和钢丝制作而成的古老乐器)的“咚咚”“当当”之声,翩翩起舞,真像一个大型歌舞团在演出呢。舞者颤动胸部,扭动腰肢,舞步千变万化,面部表情丰富,边歌边舞,节奏愈来愈快,不时还倒地翻滚。那缚在臀部的茅草、树枝,如尾巴不断摇摆着,别有一番情趣。

接着,几个俾格曼姑娘,在长鼓和“利肯贝”的伴奏下,以缓慢的节奏和生动细腻的舞姿,表演了俾格曼妇女采摘野果、捕蛇、抓兔等生活情景,舞姿优美、形态逼真,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俾格曼人在变

随着纷至沓来的旅游者,现代人的生活在猛烈地冲击着俾格曼人的宁静生活。俾格曼人也在悄悄地变化。

每年四五月间,芒果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猪腰似的芒果,这是中非人的重要食物之一。每逢芒果成熟时节,俾格曼人就化整为零,三五成群,向四面八方迁移,在森林里搭起临时的窝棚,靠采摘芒果度日。芒果季节一过,他们又陆续地迁回到“大本营”——蒙贡坝的原始丛林中。

近年来,勃亚利农业站附近的森林里,有几户俾格曼人在吃完芒果之后,没有迁回到“大本营”而留了下来。妇女们采摘野果,男人们到附近的村庄帮人开荒、劈草、采摘咖啡等,竟打起零工来了。劳动半天(因天气炎热,中非为半日工作制),只能换取一点木薯、香蕉等作为报酬,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劳动力了。他们还将剩余的猎物拿到公路边上去出售。

俾格曼人的衣着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居住在丛林深处的俾格曼人仍是赤身裸体,不习惯于穿衣服。居住在林间小道两侧的俾格曼女人们,当有客人到来时,她们就围上一块花布作裙子(大多是外国旅游者赠送的),以示文明。有的部落盖起了木棍泥巴作墙壁、铁皮作瓦片的“小洋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