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5000箱注射液标签被篡改

福建省爆出最大篡改药品标签案
2003-01-17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庞永厚 综合报道 我有话说

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


实录1福州查获5000箱篡改标签的注射液

据市场报1月15日报道,2002年12月23日中午,位于福州市三八路56号的福州储运贸易公司内的一间仓库里因有人正在篡改药品标签,被福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获。得知这一消息后,记者对此事件进行了采访。

赶到现场,记者在存放焦炭的场地旁找到了这间颇为隐蔽的仓库。只见仓库里堆满了药品,靠在门边的一大堆药品的包装箱已严重腐烂,地上还有许多残碎的玻璃瓶。药监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查获的全是医用药液,包括葡萄糖注射液、氯化纳注射液、复方注射液等12个品种,总数达5000箱之多,这是迄今为止福建省最大的篡改药品标签案件。在仓库门口,记者看到一个纸箱里装满了标签,标签上的药品批号和有效期都是空白的,而另一边的地上则放着两个大水盆,盆里一大堆泡烂的碎纸片浑浊不堪。

据福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徐峰介绍,几个被雇来的工人就是在水盆里把原有的标签洗去,再贴上新的标签,并用日期印印上新的批号和有效期。

记者注意到,在仓库旁的一个拐角处,一辆集装箱里已装满了几十箱“包装”后的成品,正准备发往莆田涵江。

追踪2被查药品产自安徽双鹤药品公司

据报道,福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透露,这5000箱注射液是由安徽双鹤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而在现场的4位(两男两女)厂方人员已经被岳峰派出所扣押。其中一男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公司的业务员,仅负责药品的销售和过期药品的回收,至于换标签一事,则与他们无关。

另据海峡都市报报道,位于福州市三八路56号的福州储运贸易公司内的制假仓库,是安徽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擅自设置的。该公司还派遣员工在仓库内对药品经营、使用单位退回的及因运输过程中破损而造成的标签、包装物污染的大容量注射液进行更换标签和外包装。此外,还有部分大容量注射液为未经检验出厂的产品。仓库内无任何仓储设施,卫生条件极差,药品堆放极为混乱。现场发现有人正在更换药品的标签和外包装。经过调查,福建省药监局不久前发出紧急通知:在全省范围内暂停销售和使用安徽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涉嫌更换药品标签和包装及未经检验出厂的3个品种、56个批号的大容量注射液。

日前,市场报记者拨打了安徽双鹤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经理不在。当记者向他提及篡改标签一事时,该工作人员声称自己对此事并不清楚。随后,该人员要记者拨打质保部电话0533—7472455找骆经理。按照这个电话号码记者连续拨打了几次,对方都说骆经理不在。尽管记者随后也多次拨打该电话,但都没有找到人。

福州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很多注射液包装箱上的生产日期都是2002年,因此这批药品是否有质量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但私自篡改药品标签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的药品管理法规。

质疑3旧药翻新出售已成制假惯招

在近年来查获的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案件中,有多起是制假者通过更改生产批号或是篡改标签,把退货回厂的旧药进行翻新再出售的。由于这种制假方式隐蔽,因而对老百姓的危害更大。

1月13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焦点访谈》特别节目《秩序·民生》,发布2002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河北宏宝药业公司更改生产批号案位列第一。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宏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正规的医药企业,然而,长期以来,这家企业却做着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把退货回厂的旧批号药品进行翻新再出售。他们洗掉这些药品原来的日期,打上新批号,经过重新包装后再重新返回市场销售。记者通过暗访的方式拍摄记录了这家企业将一批1998年出产的、早已超过了有效期的硫酸镁注射液,经过清洗药瓶字迹,并在上面印上新的生产批号的全过程。经查实,从2002年4月以来,这家企业更改了4个品种、94件药品的生产批号,公安部门已经拘审了48名涉案人员。该案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指出:这是一起严重的、故意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点击4药品“地下仓库”究竟有多少

据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有关法规中,对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提出明确规定:提供药品信息的标志及文字说明,字迹应清晰易辨,标示清楚醒目,不得有印字脱落或粘贴不牢等现象,并不得用粘贴、剪切的方式进行修改或补充。药品包装、标签上印刷的内容对产品的表述要准确无误,不得印有各种不适当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

同时,按照规定,如果药品出现了破损,应该运回厂家处理,而不能在外面更换标签;其次,国家对储存药品的仓库也有严格规定,储存药品的仓库必须经过登记,否则即使仓库内储存条件再好也不能用于储存药品。

而据报道,位于福州市三八路56号的福州储运贸易公司内用于制假的仓库里,没有任何注册手续,纯属“地下仓库”。更有甚者,查到的几瓶药液的标签上还有“33床”、“先锋5号”等字样,明显是医院已经用过的。工作人员分析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概是厂家回收空瓶后连原有的标签都没有更换就重新灌液,瓶子是否经过严格的消毒就很难说了。

药品质量的好坏事关人命,正由于这点,人们对那些在药品上做文章坑害百姓的事深恶痛绝。特别是上述旧药翻新出售的制假行为。人们不禁要问,在全国屡禁不止的制售假药案例中,为药品制假提供便利的“地下仓库”究竟还有多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