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味小吃寄乡情

2003-03-2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依然 我有话说

提起京味小吃,许多人大概并不陌生;但要说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小吃,尤其是对其中所蕴含和演绎的民俗食文化,有许多现代的北京人却未必知晓。记者近日采访了研究京味文化的民俗学者翟鸿起先生,谈到老北京的小吃,翟先生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难以磨灭的记忆

翟鸿起先生在北京生活了70年,因家境拮据,他14岁上完初中后便不得不结束学习生活,到前门外一家批发兼零售的百货店里做练习生。在当时便已是非常繁华热闹的前门地区,翟先生呆了6年多,他耳闻目睹了“老北京”的众生群相和民俗民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可翟先生对这一切仍然记忆犹新:小巷中回响着小贩们的吆喝,小铺里飘荡出诱人的菜香。

据翟先生介绍,在上世纪30—40年代,街巷里出售小吃的小贩们或推车挑担,或背筐挎篮,或摆设固定的摊位,出售自己精心制作的、具有浓厚京味特点的各色小吃。有些小吃的用料很考究,制作也非常精细,而且价格低廉,如豆汁张、爆肚冯、豌豆赵、茶汤李、年糕王、李记白水羊头……

翟先生说,如今所提到的北京风味小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满清王朝家族流传至民间的,也有些是“老北京”经过多少辈子传下来的。这些具有民俗风味的特色小吃,经过岁月的打磨与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饮食文化。对于“老北京”来说,若逢端午节不吃粽子、腊月初八不熬腊八粥、入冬不吃水萝卜,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翟鸿起先生还告诉记者,那时候无论是富足人家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每逢应时节令,他们都会根据自家的经济能力尽心地操办着过节,只是吃得有讲究与凑合之分罢了。

饱浸乡情的“老北京小吃”

一提起“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小吃,翟先生的故事还真不少。他说,如今一般人吃早点,在家门口就近来二两包子,赶巧了再喝碗炒肝都是很平常的事。对于繁忙的都市人来说,很少有人会因此多想些什么,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当年有的“老北京”为吃一口炒肝,竟楞是从西单牌楼特意跑到前门鲜鱼口的会仙居。偌大一个京城,难道近处就没有卖炒肝的吗?不是。翟先生告诉记者,这不仅因为会仙居的炒肝味正肝嫩,肠子烂乎,喝到了团粉汁也不泄。有些“老北京”之所以跑大老远的路去品尝正宗,除了想饱口福之外,其中还包含着对正宗的老北京小吃那浓得化不开的一份情。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老北京小吃曾一度销声匿迹。当1981年北京南城一家清真小吃店恢复了几样传统小吃后,住在通县某乡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太太,竟像过节似的,大清早就洗漱干净、穿戴整齐赶往京城。她一大早起程,直到下午才打听着找到那家小吃店,老太太看着手里捧着的久违了的几个芸豆卷和豌豆黄,一时竟激动不已。她说,自己当初在娘家未出嫁的时候就爱吃这口儿,好些年没吃着了,今儿这百十来里地走得可一点儿也不冤,甭说吃了,就是看着心里也痛快呀!

说到此,翟鸿起先生不禁慨叹:这难道仅仅是为了吃口芸豆卷、豌豆黄吗?这是一份情啊!是一个“老北京”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人生历程的回望,对民俗乡情的眷恋啊!

(本版将开设专栏,邀请民俗专家翟鸿起先生讲讲“老北京小吃”地道的传统做法和其中的故事,敬请读者朋友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