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争和“暴力”美学

2003-04-08 来源:生活时报 林地 我有话说

“开打了!开打了!”几乎在所有能上网的办公室里,2003年3月20日上午,兴奋的声音都会首先响起,随即就把原本死气沉沉的办公室搅得热腾腾。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战争是一个越聊越有味道的热门话题。就在当天下班我乘地铁的时候,以前总是无精打采的卖报人突然来了精神头儿,抱着厚厚的一摞晚报,过节似地吆喝:“快看伊拉克打起来了!”

今年的春天好像来得较往年晚,冬天老也不走。就像伊拉克战争,美国大哥和英国小弟,吵着闹着要彻底“废”了萨达姆这个“老恶棍”,可是法、德、俄这次是较着劲儿要唱“对台戏”。联合国关于伊拉克的会议开得似乎无休无止,这全世界的看客们心里都痒痒了,尤其是像咱们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小老百姓,生活正缺点“猛料”呢。

正义与和平是个天大的命题,霸权和极权又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概念,与政治无关的伊拉克平民又要遭受战争的蹂躏,固然让人悲悯,但看看航母扎堆、导弹飞舞、战机轰鸣,与之无关的人们又何尝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好奇心呢。

说伊拉克战争,是想借此机会谈谈和人性有关的话题。

前阵子忽然对海明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他的传记到作品,几乎翻了一个遍。他的传记中有个小故事蛮有意思,说海明威总去一家酒吧喝酒,而有段时间也总是有一个轻量级的拳击手去这家酒吧。要命的是,这个拳击手每次总要带着他的宠物——一头幼狮,更要命的是,他的宠物每次去都要拉堆屎。结果,酒吧顾客自然是越来越少,而老板却无可奈何,有点敢怒不敢言。终于有一次,实在看不愤的海明威上前一把抓住那拳击手,扯之于门外,随后是他的狮子。从此,那拳击手再不光临那家酒吧。

在并不怎么倡导“见义勇为”的西方社会,海明威敢于如此仗义,绝不是自恃其高大威猛的身材,而是一颗“很男人”的心。读读他的那些作品,如《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非洲的青山》等,再看看他的爱好:观看斗牛、拳击比赛、出海钓鱼、山野打猎、喝酒、谈恋爱等,就可详查他的为人。海明威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是条爽朗的硬汉子,更是富于涵养、尊重女人的好男人,可以说,他把男人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当现代都市生活越来越安逸、越来越琐碎、越来越远离鲜活特质的时候,似乎很多人都在向往着带点野性的“暴力”美学(绝非暴力行为),尽管它有着看似温柔的形式,比如环境优越的室内攀岩,比如没有任何风险的“野外生存”,当然还有从互联网上和电视屏幕中观看伊拉克战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