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孩子也会精神分裂

2003-04-15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蒋理 我有话说

在我们的印象中,童年应该是蓝天白云,快乐无忧的,精神分裂这样的重症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美丽纯真的年纪的。但最近的媒体却频频曝出令人震惊的事件:合肥市5岁的男童冬冬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年仅8岁的女童苏一芬也被确认为患上精神分裂;西安市雁塔区14岁女生茗茗,先后被两家医院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例子和一张张呆滞的面孔,让我们不能不正视这样的现实。

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金秋心理研究中心的陈伟副主任。

环境刺激是重要病原

据陈主任介绍,儿童精神分裂症并不是新鲜的事物。它是指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前,以基本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孤独性表现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这种病起病比较潜隐,常常会被大人们误以为是儿童因为身体发育而导致的“脾气”改变,因此并不放在心上,或者干脆就采用打骂等手段企图强行扭转孩子的“不良习性”,这不仅耽误了对孩子病症的治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病情。

它的发病原因比较特殊,遗传是一个比较大的方面。但遗传毕竟是先天性的,我们很难入手。更为重要的,更值得家长、老师们注意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比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过重、受惊吓等等。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大脑功能容易发生紊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容易产生错误,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会受到阻碍,从而导致儿童精神分裂。上述的几个儿童的不幸遭遇都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刺激而导致的。

危害极大,痛苦一家

陈主任说,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非常困难,主要采用药物疗法结合心理治疗。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治疗,还是有一些孩子可以一定程度地好转的,而且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危害非常大,患者大脑和行为将一直停留在一种非常混乱和痴呆的状况中,基本失去了自理能力,生活基本都依靠家长。而这样带给家长和家庭更大的痛苦,家长们不仅要担负很高的,持续的经济付出,而且还要承担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一个美好的家庭极有可能因此陷入困境。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面对着这一个个不幸的孩子,陈主任呼吁: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吧!这也是我们目前所能够做到的了。

首先,家长和老师应该经常和孩子保持沟通,比如每周都谈谈心。让孩子把一些不痛快的遭遇倾诉出来,这样他们幼小的心灵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不要忽视他们的看起来并不严重的情绪。

其次,抛弃“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样的念头,不能常常靠打骂来解决问题。

第三,自身需要给孩子做出正确的表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