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潘石屹:父亲的叮嘱成就了我 期望儿子把爱放在第一位

三位父亲的父亲情结
2003-06-2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吴海花 我有话说

潘石屹说,今天的成绩,与父亲的叮咛是分不开的,他永远会记着父亲的话:孩子,一定要走到外面的世界去,走出去才有出息!

潘石屹生长在贫困的农村,没有很好的教育环境。他说,“从小我就受着两种力量的支配,三爷爷对我说:‘这村子是一辈子的落脚点,千万别出去,外边可乱乎啦。’父亲对我说:‘孩子,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才有出息,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潘石屹显得无所适从。

父辈的行为造就了潘石屹今天的性格,沉稳刚毅,面对大风大浪能做到泰然处之。潘石屹讲起了他的三爷爷:“我的一个堂兄弟幼年早夭,家族里的人都哭得死去活来,唯独我三爷爷嚷着要吃饭,人家都说他糊涂了。事情过后三爷爷说:死的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该好好活下去。该吃饭的时候就去享受饭菜的香甜,该睡觉的时候就心无杂念地去睡觉。超越了金钱和生死的人才会有定力。这么多年,我经历了许多沟沟坎坎,有些在外人眼中天几乎塌下来的事,我都学着冷静地去解决,你会发现天根本不会塌下来。”

正因为看透了很多东西,心里才不会感到孤独,当年海南经济泡沫退却,又恰好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台风,潘石屹所在的公司几乎人去楼空,他当时一个人在看书,眼看着外面的树木和广告牌被风吹起,心如止水。

潘石屹15岁到兰州上中专,18岁到廊坊上石油部下属的一个学院,22岁到北京机关工作,25岁到深圳下海,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城里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个新角度。他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城里有什么变化。“市场经济”在他看来就是可以让人们从凝滞开始流动,重新组合,重新获得平等的神奇力量。在地理上逐渐远离了故土,正迎合了父亲的那句话:走出去!

就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父亲成就了一个知名的地产大亨。

要儿子学会爱别人

如今潘石屹也有了孩子,成为了两个健康而漂亮的儿子的父亲。他心里明白,父亲的地位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所以无论工作多忙,潘石屹总要拿出一些时间留给家人、留给孩子。

生大儿子时他们正好要到香港去,在那里,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丈夫在旁边。尽管可能只有半个小时,但却是一个特别震撼的经历。潘石屹买了一个数码摄像机,从划开身体后小孩怎么样从伤口中抱出来,怎样把脐带剪掉,他都一直颤着手录像。最后有一滴血正好掉到地上,他就拿着摄像机的镜头把它放大,从头到尾拍了。他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这是一个很难忘的经历,让他觉得女人生孩子是非常痛苦的,将来他一定要把这一场面放给孩子看,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母爱什么是父爱。潘石屹说:教育孩子懂得爱是我这个做父亲的责任。

潘石屹给大儿子起名为“潘让”,表达自己凡事谦让一分的愿望,他力图使自己存在于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里,尽量避免干扰。

作为父亲,潘石屹没有给他孩子将来做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用他的话说:“连自己的明天做什么事情都得想想,至于我孩子,二三十年以后,我就不为他们操这些闲心了,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但我要让我的儿子学会去爱别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宇宙,那就是爱。金钱、权力,什么都可能过多了,唯独爱始终不够。”

编者的话:

作为一位地产大亨,在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之后回想过去,却发现正是小时候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成为了他奋斗的目标。一个人能在他成功的时候想起平凡的父亲,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父亲,却时时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一个平凡的有爱心的普通人,潘石屹可谓用心良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